在beplay体育注册登录 层面,通过接入不同的传感器进行实时感知。这些传感器当中具有精确计算的功能,从而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通过宽带网络,通过数据对整个过程进行精确控制。美国和德国的两个战略都是互联网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值得各级政府和企业家重视的是,中国由产品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是大势所趋,这“临门一脚”的动力来自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将服务业快速推向信息化。
发达国家的工业之所以领先,是因为依靠设计研发、商务服务、生产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优势,这些国家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普遍达到70%以上。换句话说,谁能在生产性服务业中获得先机,谁就能占得全球产业竞争的制胜点。
“十二五”规划、201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要重点拓展服务业,而服务业正是薄弱环节。2014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54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6%。与传统制造业有所不同,服务业是人们用智慧和创造力,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它不仅具有无形性(如教育咨询和医疗保健),多样性(酒店服务和家政服务),而且受个性因素影响显著(如广告公司和影视公司).
我们要在努力提升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对信息产业的结构进行调整,并注重信息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因为服务业最关键的资源之一就是“信息”。
从结构来看,中国发展信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前景广阔,发达国家在这两方面的收入占比一般在50%-70%之间,比如美国就在72%左右。而中国的销售收入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电信服务业,分别占比75%、25%。
与此同时,美国和加拿大的制造业中,信息技术投入占行业投资的比重大约在11%至18%,而信息文化、企业管理、专业技术和批发零售等服务业领域中信息产业投资占比均超过30%。而我国服务业中除金融行业外,其他服务业信息化普及程度较低。
中信证券最新报告显示,发达国家青睐于半导体及其他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电子医疗设备等硬件设备领域。美国制造业研发投入的32.3%用于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中国对应的比重仅为15.5%。美国用于半导体及其他电子设备、通信设备行业的研发投入占其信息制造业的比重分别高达39%、21%,也超过对应行业收入贡献度。
美国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设备制造业的税前销售利润率分别为21.9%、13.9%,均高于制造业10%的平均水平。中国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利润率尚不足8%,尤其是计算机、通信、电子器件等领域。
中央政策和相关部委一直在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甚至提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能否顺利实现跨越中等收入水平,全面迈入小康社会”。而工信部推进两化融合的方向是:智能工业发展,建立信息技术服务业新模式,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统筹信息安全与发展。
信息化的概念最早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提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后来泛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这种新生产力融入到工业生产和智能制造中,开启速度更快的新互联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