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相比较来说,像三星、LG、索尼、松下和东芝等品牌的4K超高清电视在价格上与中国产品相比都要高出不少。不仅是在国内市场,就连在海外,都对这些传统家电巨头形成了不小的冲击。
中国品牌占主导地位
也许国际一线家电厂商在美国和欧洲市场能够牢牢的抓住用户,但是在中国则演绎了另外一番景象。目前中国国内的主流品牌,包括长虹、海尔、海信、康佳、创维和TCL等都拥有相当的市场份额。虽然他们的产品并不是最漂亮、表现最好、也不是可弯曲的柔性显示屏或最大的4K尺寸,但是在价格上却能够做到足够的便宜。
市场原本可不是这个样子。根据NPD DisplaySearch的报告显示,在2013年索尼占据了全球4K电视23%的市场份额,并且其它一线厂商也紧随其后。“包括三星、索尼都在4K市场上取得了领先的地位。”英国Futuresource Consulting机构咨询分析师William Pratt表示。
但是这个情形并没有持续多久。去年4K电视的销量只有大约150万,与整个2.25亿全球电视销量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在进入2014年以后,仅仅上半年就售出了超过1200万4K超高清电视。所以4K产品依然呈现快上升的趋势。Futuresource Consulting机构预测,2014年4K电视将占据全球电视销量的5%,而到2018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42%。简单地说,4K电视将会成为一个大趋势,而三星和LG在计划如何超越索尼的同时,也要小心来自TCL、海信和创维等厂商的威胁。
这些在全球并不知名的中国品牌正开始侵蚀巨头们的市场,而消费者只需要花费不到一半的价格就能够购买到4K电视,这的确非常具有吸引力。虽然现在这些厂商的市场还仅仅局限于中国本土,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未来不会扩张到海外。另外,来自亚太地区的另一个品牌Kogan也同样计划推出廉价的4K电视。
“2014年4K UHD电视的真正焦点就是如何降低成本,”HIS消费电子产品和技术高级分析师Jusy Hong表示。“低价虽然可以提高市场份额,但在UHD产品真正拥有更大的前景之前,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电视市场萎缩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反而中国国内电视市场的需求量正在下降。“目前全球电视市场正处于一个飞速上升的黄金时期,远远超过2009年到2011年这段期间,”Hong表示。“而从2012年到2013年,中国、亚太和东欧地区的电视市场反而发展得非常缓慢,直到最近才开始有点起色。”
随着中国政府补贴计划的结束和CRT电视的逐渐淘汰,市场的需求推动了更便宜的液晶电视问世。在世界杯开幕前夕,中国厂商们已经从台湾地区采购了一大批液晶面板(包括4K产品)来弥补这一缺口。“由于中国本土市场的下滑,中国品牌将继续进军国际市场的脚步,并且扩张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Pratt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