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回来了”,汽车制造在回流美国,工程机械制造在回流美国,甚至服装鞋帽制造也在回流美国。有评论称,美国制造业的复苏,是一种崭新的,依靠更多的机器、更少的工人和更先进的技术的生产模式。
这种现象似乎印证了波士顿咨询集团201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当时预计,随着美国企业重新测算在中国的生产成本,部分行业将会在5年左右达到临界点,开始将制造业向国内转移。这些行业包括计算机和电子、家电和电气设备、家具、卡车配件和自行车等运输产品。这些行业劳动力成本占比较低、运输成本较高,因此会最先向美国国内转移。今天看来,这一回流速度比预想的更快。
从比较优势到比较劣势
美国成衣及鞋类协会(AAFA)的数据显示,自2010年起,美国本土制造的鞋类产品增长超过了17.6%。不少人惊呼,中国鞋业制造大国的地位不保!
不过,事实上,美国人选择的是产业链附加值最高的一部分。比如新英格兰鞋业所有人克拉克选择回归美国国内的前提是,其研究出的新制鞋技术能够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并将节省下来的成本转化为高工资发放给美国工人。
乐威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阿米里(JohnArmaly)说,在美国本地生产布瑞洛钢丝绒肥皂垫也使得库存管理更加容易,同时带来更大的灵活性。他强调,在美国国内生产意味着更好的质量控制,“一些海外制造的产品和我们在国内生产的东西质量是不同的”。
这两家普通公司的故事道出了美国制造重新崛起的秘密:更创新的技术和技术水平更高的工人。
对于新技术与美国制造的关系,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感触极深。他近日在“2014经济转型北京大学高峰论坛暨中国未来500强峰会会议”上指出,美国重整制造业的核心举措就是发展创新制造,注重新材料、新技术和beplay规则 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