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价格战让照明行业O2O从大乱走向大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96
核心提示:
讯 O2O竞争的焦点是挤压式增长,而不是扩容式增长,策略是高举高打,基本战法不是体验与服务,而是“快、狠、准”。

企业在顾客大量流失的情况下,不愿坐以待毙,开始触电直追。于是诞生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O2O。

行业的O2O到底该怎么做?

价格战让照明O2O从大乱走向大治

  O2O的目标是最大化地实现信息和实物之间、线上和线下之间、实体店与实体店之间的无缝衔接。线上订单,实体店体验消费,用体验与服务应对价格冲击。这一切听起很美,但是忽略一个问题,照明产品的销量从哪里来?

  电商销量结构很简单,一是增量,通过创新个性化需求;一是存量,由地面转移到网上。O2O玩家有两种,一是本地生活,一是传统强者。在中国市场诸如苏宁一直追求规模领先,关注共性市场,共性市场本质不是自由竞争而是寡头龚断。

  O2O竞争的焦点是挤压式增长,而不是扩容式增长,策略是高举高打,基本战法不是体验与服务,而是“快、狠、准”三字经,进攻战打击面大、力度大、来势猛,通过价格战让行业从大乱走向大治。

  而苏宁之所以进退两难,是因为它线下能力太强了,由于线下与线上基因不同,如何定价让苏宁左右为难:同价,线上则沦为摆设;不同价又变成左右手互搏。价格把O2O的梦击得粉碎,这不仅是苏宁面临的问题,聪明如马云者也不能给出满意答案。

  而有些专家显然不会同意我的观点,理由有三:一、价格战打了,利润没了,品牌死了;二、O2O的核心不是价格;三、美国O2O的赢家玩的都不是价格领先。而实际情况是美国早已过打价格战的阶段,这是我们无法比拟的。

要成功,先挤干价格的水分

  而且,中国市场也不是真的低价,到商场超市走一圈,服装、化妆品、白酒等商品,有几个可以贴上低价的标签?其实中国市场在同时展开两场战争——内战与外战。外战是低价,而内战是高价,使刚解决温饱的消费者被迫为品牌附加值买单。原因在于中国渠道层级太多,层层加价,使产品国内高于国外。

  最近,用服务与体验创造品牌附加值观点很有市场,但这个理论的支持点是消费升级,顾客愿意为附加值买单。其实这是对消费者的变化视而不见,对消费升级一知半解。中国有部分人现在买得起那个大LOGO,愿意消费给别人看,这是外生消费。外生消费“50后”、“60后”是主体。O2O要抢的消费主体却是“80后”和“90后”,他们受过良好教育,又受西方影响彰显个性,“自我”是标签,他们消费与品牌无关,而是喜欢,喜欢将消费变成一个感觉,他们亲赖平凡,因此,未来更多名牌要变成懒人产品,平民品牌。

  因此,未来的市场会集中,比线下更集中,价格天梯就是企业的出路,也只有挤干价格的水分,形成寡头垄断才能让线上与线下同价, O2O才能真正赚到钱。

  O2O有春天,但一定不是现在。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