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建筑与工业、交通并列为我国的三个耗能大户。我国每年新建的20亿平方米的建筑当中,80%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在400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95%属于高耗能建筑。”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节能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院长助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欧阳东近日在第二届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节能技术发展论坛上表示。
记者12月13日从住建部了解到,为进一步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住建部决定于本月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检查了解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2013年度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总结推广各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近年来,政府主管部门越来越注重建筑能源消耗,并逐步颁布相关政策和规定。其中“十二五”计划要求建筑节能形成1.16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
据与会人士介绍,早在2006年,国家就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推出绿色建筑三星认证系统,与绿色建筑相关的规范和政策不断推陈出新。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明确指出,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推动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完成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
“虽然政府方面对建筑节能高度重视,但我国的建筑节能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一位与会专家告诉记者。
全球知名建筑设计公司NBBJ建筑师陈君榜认为,在中国推行绿色建筑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绿色建筑的观念还停留在成本高昂、回报周期长的阶段,对绿色建筑普遍接受度不高。陈君榜表示,建筑节能实际上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达成目标,一种是通过LED等节能设施的植入,主动地降低能耗,另一种是用设计的手法,最大程度地利用朝向、自然光源等,称之为被动式节能。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使用者开始实践两种方式的结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了解,在今年5月进行的“中国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发展报告”调研中,45.1%的受访者认为最需要对空调进行节能控制;37.6%的受访者认为最需要对照明进行节能控制,13.1%的受访者认为要对办公设备进行节能控制、4.2%的受访者认为要对其他设备进行节能控制。
“在建筑物的各个系统中,中央空调系统是能耗最大的部分,约耗费了建筑物能源总量的40%以上。电气照明的能耗紧随其后。两者在建筑中所占能耗大约为70%。目前,很多大型公共建筑中安装了楼宇控制系统,对空调、照明等机电设备进行控制,但是效果不明显。”北京一家节能服务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同方泰德国际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珍喜认为,在楼宇能源管理中,实现节能控制一体化,将强电弱电由分离形式转变为一体化,用工厂化制造的方式来解决一些应用上的问题,综合进行强弱电管控可以让建筑节能更有效率。
加拿大Delta控制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总监苏江宁表示,在传统建筑中,各设备间相互独立运行。这已不能适应绿色、智能建筑的要求。通过以太网、数据库和软件操作平台,将楼宇自控、照明、能源计量和网络型风机盘管等分离的设备有机整合为一个系统,即“一网多功能”楼控系统,实现对设备的监测、控制和管理,可以实现更有效率的建筑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