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的业务路线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越来越多的事例证明,凭借经营层的当机立断和快速行动,就算不是自己原本的领域,也一样可以取得成功。比如,软银就从过去的出版业务华丽转变为互联网企业,进而又发展成通信运营商。
最近,该公司又把触角伸向了与IT没什么关联的能源业务,向从事光伏电站建设的子公司SB能源,以及从事燃料电池供电业务的Bloom Energy Japan出资,跻身能源企业之列。
在汽车行业,正在日本的汽车共享领域崛起的新生力量,是经营计时收费停车场“Times”的Park24集团,而不是丰田旗下的大型出租汽车公司TOYOTA Rent-A-Lease,这一点值得深思。通过最大限度发挥在消费者身边拥有停车场的优势,Park24成功抓住了汽车共享业务的巨大商机。
而这些企业的特点,正是不拘泥于自身技术、善于学习他人的技术并将其快速运用于业务。今后,无论是B2C还是B2B,这样的现象还会越来越多。
以有望普及的M2M和IoT为例,有看法认为,随着众多产品相互连接,经由ICT联动的脚步将会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出现新的商机,但推动M2M发展的核心力量现在尚未确定。不仅是IT企业、设备企业、安全企业和通信运营商,相关的各类企业都有参与的机会。
而多数企业现在需要做的,是正确理解、快速吸收技术信息,扩大业务规模。这必须依靠经营层的决策。经营层理解技术,提供判断的依据——这或许正是当今的日本需要的机制。
当然,技术人员现在也必须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深化对诸多技术的理解,开发支撑新一代业务的技术。日经BP社拥有近200名技术类专业记者,从电子、机械到建筑、医疗、生物、IT,覆盖了相当广泛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