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妍
近日,华为终端CEO余承东透露,华为下半年将砍掉80%以上的机型,总机型不会超过10款。另外,华为将不再做超低端机型,准备重点发力电商渠道和社会渠道,而运营商渠道比例将压缩到20%左右。
这意味华为将着力于精简终端产品线,并在渠道上谋求多元开拓。这多少是和运营商的政策变化脱不了干系,但重要的是华为自身转型的需求,也将影响国内手机市场的格局。
“断奶”、“减肥”、“修渠道”
华为这次的转型可以归纳为三点:从运营商那断奶,给赘余的产品线减肥,以及修缮运营商渠道之外的两条新渠道。
“跟着运营商做B2B生意的最大问题是,无法按照终端用户的导向来做,不是用户喜欢什么做什么,而是运营商喜欢什么做什么,结果就是没有精品,一年下来款式繁多,利润率低,还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余承东表明了不再和运营商玩超低端机的原因。
超低端机的利弊是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可以跑量,对终端厂商的市场份额排名的提升立竿见影;但坏处是利润微薄。
“华为吃运营商这口饭,就等于是扮演高级代工厂的角色,因为价格和手机配置规格由运营商说了算,定制机市场没有多大的差异化可言,华为面临的是利润受限和同质化严重的窘境。”手机行业分析师潘九堂说。
超低端机对华为来说是“鸡肋”,但一直也在做着,现在明确表明要抛弃,直接导火索是运营商大幅度削减成本并逐步取消补贴,低端产品首当其冲。运营商的补贴正向中高端产品上集中,这也与华为着力做中高端机型的意图相吻合。另一方面,华为在电商渠道和社会渠道发力,在跟随潮流完善自身多元渠道优势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利用运营商渠道酬金的销售驱动力。所以说,华为决定从运营商这断奶,但并不意味着它将远离运营商独立生存。
另外,华为在电商渠道和社会渠道发力也是顺势而为,一些体量较小的品牌比较倾向于专注单一渠道,如OPPO和vivo就专攻社会渠道。但是华为早就将眼光转向电商,余承东说:“网络能节省渠道费用30%左右,这是一个可怕的颠覆模式。”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说:“华为想做B2C是对的,因为一个大公司不可能只依赖单一渠道。现在小米也在向运营商渠道和社会渠道渗透,华为也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