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家电网喊出“欢迎社会资本参与到充电站建设中来”这样的邀约时,外界很难甄别,这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从企业、政府和消费者各方现实利益去看,在初期率先建好一批充电桩(站)无疑对各方都有利,但是在诸多现实问题面前——该由谁来建设充电桩,又该由谁来主导运营充电桩,以及如何才能在电动车尚未大规模普及阶段前运营好这些充电桩,都变成了一道道无解题。
核心提示:
讯:在电动汽车真正意义上大面积进入私人消费选项之前,是应该先有充电桩还是先有电动汽车呢?这无疑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无解难题。尽管在政策和舆论层面,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为电动车进入私人消费领域摇旗呐喊,但在真正由谁来建设这些充电设施的问题上,几乎所有的资本力量都选择了三思而后行。
,在发现投入巨资建设的各种公共充电设施最终只沦为摆设,收回投资之路遥遥无期之后,亦开始放弃城市“主战场”继而转攻城际交通干道的充
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