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中国高压变频的脊梁,李永东用执着点亮火种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202
核心提示:

人物简介:

★李永东,男,1962年12月出生,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电子与电机系统研究所负责人。
★1978~198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
★1983~1987年在法国图卢兹国家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获硕士、博士学位。
★1988~1990年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及应用电子技术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0年至今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任教,1991年破格聘任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聘任为教授,1999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兼任法国图卢兹国家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现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电力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控装置及系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电气自动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大容量、高性能、全数字化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尤其是在高压大容量异步电机变频调速,交流电机矢量控制和转矩直接控制及其数字化实现和无速度传感器运行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控制方法和理论,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著有《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大容量多电平变换器》等学术专著。

“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间是仙居。”想当年,这样一副对联曾激发了多少清华学子盎然的激情。水木清华,林木俊秀、水流蜿蜒,曾滋润了一代代清华学子高洁的志趣和情操。

在这样一座有着百年优良传统、大师辈出的著名高等学府,我们有幸探访了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博导、中国电力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电气自动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李永东。记者感到:正是有了像李永东老师这样一些为我国高压变频行业的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先行者,才推动了我国高压变频器产品的从无到有,并形成一股强大的竞争力量,与国外品牌分争天下,进而点亮了我国高压变频的火种,挺起了我国高压变频的脊梁。


孜孜以求 为有暗香来

李永东,1962年12月出生于河北张家口一个干部家庭,在这个弟兄四人的大家庭中,排行老二的他从小就深受父母影响。家庭给他最大的财富就是让他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但由于十年文革导致高考中断,因此儿时他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工人。

说到学习,李永东还有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呢。李永东1976年15岁高中毕业时文革刚刚结束,父亲作为一名干部为起表率作用,鼓励子女响应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并让年轻的李永东也和他哥哥一样加入了到农村插队的这股洪流。

李永东深情地说:“母亲是初中文化,但在50年代也算知识分子了。1958年大炼钢铁时,母亲进入呼和浩特钢铁厂中心化验室作化验员,那时她最钟爱的工作就是搞化验。同时,她总觉得自己小时候没条件读书很遗憾,因此她对我们弟兄几个的学习一直很重视,要求也很严格。即使在文革大批“师道尊严”期间,我的学习成绩也一直是年级前一、两名,就是在插队的日子里自己也没忘记学习。”这样,经过不懈的努力,少年时代的李永东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时值1977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从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国家决定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优秀人才上大学,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这年,一次从农村回家,李永东偶尔看到母校高考补习班正在招生,他就和家里说了,于是李永东的母亲抓住了这个机会让他插班补习。

1978年,经过边干活、边学习,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艰苦跋涉,16岁的李永东终于闯过了这座独木桥。李永东透露,他那时听说中国科技大学有个少年班,少年班的学生都是少年天才,所以他也很想去见识一番。因此,他当年的报考志愿是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和无线电专业,可没想到当年中国科技大学的录取分数比清华大学还高。由于第一志愿落选,他阴错阳差地被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择优录取。

进入大学后,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从小好学的李永东如鱼得水。在班上,同学年龄悬殊很大,最大的有30多岁,而最小的才十几岁,这就是后来被称作的“老三届”现象。担任学习班长的李永东除了管理班级和学习有关的日常事务外,还积极参加了很多活动。由于李永东的父亲热爱文学,在父亲的熏陶下,他对文学和外语都非常感兴趣,还在校内外杂志和报纸上发表了不少作品,而且在第二年通过全校选拔,代表学校参加了黑龙江省英语竞赛。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确定的学习苏联先进教育制度的样板高等院校,当时的很多专业采用俄语教学。由于他对外语的浓厚兴趣,学生时代的李永东平时花了不少时间在英语学习上,还对俄语、日语也有所涉猎。除此之外,他每次上街见了外国人就张口说,后来学校来了外国代表团也经常找他做翻译。

当然,在学习上他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那就是数学。由于中学数学没学什么东西,基础比较差,大学的微积分又比较抽象,再加上花在数学上时间较少,第一学年下来,其他学科成绩优秀,可是数学拖了他的后腿,后来又影响了物理、电路等相关课程,这让李永东非常苦恼。于是,从第三学年开始,他利用课余时间将以前的数学课程重新自学了一遍。学好数学后,他的其他学科也好了起来,对于班级这样一匹数学黑马的崛起同学和老师都惊诧不已。

在大学期间,让李永东感触最深的是有一年过年回家,母亲怕影响他学习,没有把自己生病的消息告诉他,这件事李永东现在提起都有点声音哽咽。为了不辜负父母的希望,他更加努力学习。临近毕业前一年,很多同学的学习劲头没有当初那样大了,而李永东却是孜孜不倦。

1982年毕业前,李永东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当时他也没有仔细考虑是否出国的问题,只是想试一试,就在志愿栏里打了个勾。最后成绩出来,他在全系排名第二,外语在没怎么复习的情况下也考了全校第二名。

&n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