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东,男,1962年12月出生。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电子与电机系统研究所负责人。1978~198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1983~1987年在法国图卢兹国家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获硕士、博士学位,1988~1990年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及应用电子技术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0年至今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任教,1991年破格聘任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聘任为教授,1999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兼任法国图卢兹国家理工学院客座教授。现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电力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控装置及系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电气自动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高性能,大容量,全数字化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尤其是在高压大容量异步电机变频调速,交流电机矢量控制和转矩直接控制及其数字化实现和无速度传感器运行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控制方法和理论。主持过多项基金项目和十几项其他项目的研究,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其中20多篇被EI收录,10多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获优秀论文奖。多次参加和组织国内电力电子及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学术会议,并担任大会主席两次,作大会特邀报告七次。多次参加国际电力电子会议,并作大会报告两次,担任技术委员会Cochairman一次,担任分会场主席五次。曾赴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电机及计算机系,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讲学及合作研究。
变频器在40年的发展历史中大致走过了三代。第一代是属于开环的,就是所谓的VVVF控制,目前已在工业发达国家大量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并大量应用,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的厂家开始研究这种变频器,目前占据了一定的市场。第二代就是高性能的变频器,包括VC和DTC,这种变频器在国外20世纪70、80年代就已经产生了,在他国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应用,主要是随着设备一起引进来的,如随扎钢、冶金、造纸等设备一起进入中国。第三代是目前国外研究得比较多的、可以说已经接近成熟的、正准备大量应用的无速度传感器的高性能变频器。
1983年李永东去法国攻读硕士和博士时就开始进行变频器的研究工作,开始搞交流传动和伺服控制研究,做博士论文,他所在的实验室在法国是做VC做得最早的,到现在已经20年了。李永东一开始就接触到了比较先进的技术,如DSP、IPM、CPLD等,他所在的实验室是法国图卢兹国家理工学院电工与电力电子实验室,在法国和欧洲都是比较先进的。图卢兹城市不大,但是科研水平很高,如高速列车、空中客车、幻影战斗机、“阿丽亚娜”火箭等技术都出自这座小城,是一座地地道道的高技术城市。今年1月胡总书记主席访问法国时,曾专门在图卢兹呆了一天,参观那里先进的空中客车。
在法国的四、五年间李永东主要从事一些研究工作,做博士学位论文,偏重于理论,而真正做产品是从国内开始的。1988年李永东回国后做博士后研究主要就是想做一些产品,包括交流伺服、机床传动等方面的产品。研究DTC从机床主轴传动开始,1990年到现在一直在不断的研究;VC方面也有厂家要求他们做,也做了好几个;其次是高压大容量变频器,在国内他这方面做得比较早,不是传统的交交变频,是新型的、高性能的大容量变频器,这种无电网污染高压大功率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技术产品的意义非常重大,市场也十分广阔。以国家经贸委的有关统计数据为准,这个市场的潜力在700~1000亿人民币以上,假如单台变频器的价格为100万元(800KW/6000V),市场的需求量超过7万台。他在1996年从美国回国后,就和北京凯奇公司开始做这个项目,是成功的。后来又分出利德华福公司,2003年销售接近100台,产值超过8000万元,这是他们的成果应用到实践中最好的一个。还有国内的其它几家变频器厂家,如烟台惠丰、北京时代集团、希望森兰等及以前的安圣电气都有较多的合作。
李永东觉得他们这个行当如果光做理论,对国内经济的发展不会有大的促进作用。他和企业的联系比较多,也鼓励学生毕业后去这些企业工作,和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这样效果比较好,否则他们的研究努力就会半途而废。联系加强后,他可以从企业获得很多的反馈信息,同时企业也可为研究工作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此外,国内很多老前辈,如陈伯时、马小亮教授等都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至今仍耕耘不止,着实令他崇敬。他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清华大学前校长高景德先生也给了他大力的支持,从他们身上他学到不少好东西,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他在前些年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探索不已。
李永东目前最关心的是两个方面。一是高速铁路和地铁,他对这很感兴趣,可以说是全力以赴,投入了很多资源,他们和其它单位合作做的有些产品已经在北京的地铁车辆厂试运行,最近和大连电力机车厂的合作项目也已接近完成。但是,离高速列车在中国大地真正跑起来还有一定距离。他觉得如果把在国外大公司的同学召集回来,我国的技术力量不比任何一家国外大公司差,搞出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应该也是完全可能的。第二个他最感兴趣的是全电化的船舶及军舰,美国和英国已经有了全电化的军舰,他国海军也在探讨这方面的事,启动了一些项目,他们几年前就已经参加了他们的研讨及项目规划,将来船舶要全电化驱动,包括民用、军用船舶、核潜艇等都要走这条道,他极力想和海军部门结合起来。
李永东说,他们的研究在世界上领先还谈不上,当然也会偶尔有一些方面领先,普遍讲要落后一些。现在国际间信息的接收时间差缩短了,但他们的研发还是有一些差距,主要是应用和产品化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他将为缩小这种差距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