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风电作为大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的发展和利用前景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目前的情况却是全球风电行业都步入了严冬。怎么才能冬去春来?在陆上风电遭遇困境的情况下,发展海上风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由上市公司龙源电力开发的江苏如东15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今天正式投产。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是我国第一个海上潮间带示范风电场,在风电行业不景气,风机设备制造商甚至停工裁员的背景下,这个海上风电的盈利能力又怎么样呢?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评论此话题。
全球风电行业已经走入严冬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今天我还看到这样一条消息,世界排名第一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商丹麦维斯塔斯集团,继2010年宣布裁员3000人后,今年再次宣布裁员2300人,并表示如果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还将另外裁员1600人。国际风电巨头面临亏损大举裁员,国内的风电企业的境况也大不如前。在这种情况下,龙源电力开发的海上风电场正式投产,它的盈利能力到底怎么样?您看好它的未来吗?
韩晓平:我还是很看好的,因为,首先它的风电质量比较好,设备利用小时可以达到2600小时,而我们陆上的风电大概在2000小时左右,首先利用的时间比较长。另外海上风电单机装机容量都很大,单位一千瓦造价在未来还是有条件进一步下降的,所以目前我们在施工的初级阶段可能投资相对较大,以后一旦形成了施工能力、施工装备都逐渐到位以后,我们的产品价格可能会越来越低,施工的成本会越来越降低,所以未来还是应该有很大竞争力的,总体来说还是看好海上风电。
其实目前发展海上风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了,根据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底,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相比有哪些不同特点,有哪些优势?
韩晓平:首先我们经济发达地区都在东南沿海地区,所以海上风电突出的特点就是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它的电比较容易就近供给,而且电价相对可以比较高一些。另外,因为我们的海域比较广阔,大概有1800多公里的海岸线,我们有大陆架,所以建设大规模风电厂的条件都具备。另外,我们国家周边的地区风情况比较好,风的强度等各方面都比较好,所以未来我们在大规模发展海上风电是有条件的,但是到2020年我们能不能完成目标,现在可能还有很多的疑问,因为海上风电对技术门槛的要求非常非常高,我们知道在海边有盐的腐蚀问题。另外,中国沿海地区台风特别多,每一次风暴不断的加强,今年就十几次,有的时候会十七八次,对于装备是很大的考验,如果你做不好很容易折断。还有就是周围有很多淤泥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建塔基可能还有很多的技术需要突破,所以挑战也是非常大的。
既然这个海上风电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能不能成为风电行业的救命稻草,来让发展海上风电继续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呢?
韩晓平:我们知道现在一个是欧债危机,整个欧洲没有钱去买更贵的风电。另外美国页岩气革命,大家都用页岩气了,风电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减少,说风电比页岩气的成本还要高。但是中国现在恐怕还是要更多的发电,因为我们的经济还在发展阶段,我们还在起飞的阶段,我们对能源的需求量非常的巨大,所以我们要各种各样的能源都要大幅度的发展,风电肯定是不可避免而且应该大力发展,尤其是海上风电。因为海上风电最大的优势是靠近需求最集中的地方,比如东南沿海,这些地方一个是电价的承受能力强,另外电力需求大,所以在这些地方发展海上风电,对我们整个资源配置来说是有很大好处的。我们可以减少西气东输,可以更好的协调发展,而且这个地区由于它本身的排放也比较多,污染的环境比如说酸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如果我们发展更多的清洁能源,也可以减少这方面的环境压力。总体来说,海上风电在中国是有很大发展的。现在由于一些地方盲目的发展,造成产能过剩,但是海上风电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总体来说不太可能出现陆上风电那种产能极度过剩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