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来自清华大学、哈工大、江苏自动化研究所、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江苏长虹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相聚一起,出席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举行的“2014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会议”,共同交流与探讨我国机器人产业的研发、应用与产业化路径。
据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事业发展部主任卢宁介绍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是较早开展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的行业,直接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计划,以及“863”计划相关科技及国防科工局相关技术推广项目,拥有多个相关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众多企业事业单位参与工业机器人的理论研究、分系统和零部件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应用优化等,有效推动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尤其是专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但是,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重视和投入不足、成套设备自主设计和整体配套能力欠缺、缺乏标准和模块化开发平台等突出问题,尤其关键元器件仍然是制约着我国工业机器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部分关键元器件已经实现国产,但性能指标有待优化。部分具有从事工业机器人核心关键元器件研发资源和能力储备的军工科研生产单位专家认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任重道远,没有进入相关产业规划计划,导致部分国家投资形成的能力没有有效服务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在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攻坚破难的关键阶段,‘机器人’已经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切入口,也是加速中国制造业转型、提高工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张家港把发展智能装备(机器人)产业,作为推动机械装备产业升级、加快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战略。可以讲,张家港机器人产业已经迎来了战略性的发展契机,将成为全市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时为其它支柱产业的转型提供强大支撑。”张家港市委常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伟说。
记者了解到,张家港经开区作为我国机器人产业研发、应用与产业化的重要基地,装备制造基础雄厚,已成为全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涌现出了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为发展机器人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张家港引进了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制造企业——日本那智不二越,仅用一年时间完成了项目建设,去年6月份实现机器人整机量产,一期项目年产焊接、搬运、清洁机器人3500台,今年年底将开工建设二期项目及技术研发中心,年产能扩大到1万台;伊萨焊接作为全球最大的焊接材料和焊接机器人制造企业,在经开区投资建设焊接机器人及自动化焊接装备基地,年产能400台(套);本土民营企业新美星机械自主研发制造的全自动灌装饮料设备,生产技术居全国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市场垄断;哈工药机“中药自动化车间”实现了全球首套胶类中药全自动生产;宝昇科技研发制造了首套国产银行自动保管系统,系统总体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截至2013年,装备制造业占经开区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44%,装备制造业从业人数超过3.4万人,其中中级以上技工比例超过40%。同时,经开区引进了中德职教合作项目,采用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培养符合德国行业认证的机械行业高级技工,并可为企业定向设置员工培训课程,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保障。
更值得一提的是,张家港经开区依靠科技人才支撑,机器人发展的要素集聚加速。目前,拥有沙洲湖科创园、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华东国际技术创新园等三大国家级科技创新载体,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海外人才中国创业示范基地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其中,投入25亿元建设的沙洲湖科创园,是长三角地区政策最优越、功能最完善、管理最先进的创新创业载体之一,集中引进了清华大学智能电力、哈工大智能装备及新材料、西工大智能装备、南理工工程技术等4家国内一流高校的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集聚了智能装备领域的国内外院士12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0名、教授51名、博士102名,已实施产业化项目16个。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建设智能装备、机器人科技研发平台6个,引进和培育市级以上高层次领军人才29名,形成了从结构设计、传感识别到关节伺服、柔性控制、系统集成较为完善的科研体系。南理工工业机器人检测中心、哈工大智能装备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年内建成张家港智能装备(机器人)公共研发及服务平台,将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科研创新平台支撑和高层次人才储备。到2015年,智能装备、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全力打造核心技术引领、产业特色鲜明、龙头企业支撑的一流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园。“张家港抢抓发展机遇,依托装备制造业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机器人和相关配套产业,为全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