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热点分析】裁员准备面面俱到 LED企业才能稳走荆棘发展路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09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103
核心提示:
网讯 德国欧司朗 照明有限公司日前宣布,为缩减开支,将在德国及德国以外裁员7800人。此消息在业内引起不小的关注,连欧司朗这样的国际巨头都挺不住了,其他中小灯饰照明企业的日子可想而知。面对萧条的行情,“裁员”便成了中小灯饰企业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如何才能合情合理合法地裁员,以确保企业安全渡过难关而品牌形象不受损害。

 把裁员做到最大人性化

  今年以来,受大气候影响,照明行业这个朝阳产业,一度处于低迷状态。面对萧条的行情,照明企业裁员减负,既是无奈之举,也是必经之路,就连世界照明行业巨头欧司朗也不能免俗,那我们的中小企业要想绕过这个暗礁,就必须表现出足够的智慧,在裁员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上慎之又慎,既要考虑公司的发展大局,又要充分彰显公司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

裁员非开除,以沟通达成谅解

  受传统荣辱观和人生观影响,人们普遍认为被裁就是被公司开除,是一个人没能力不招人待见的重要证明,是个奇耻大辱,走出去就会被别人看不起,从而很多时候被裁者会表现出行为过激,甚至走向极端。所以,照企在裁员时一定要谨慎,千万不要强行裁员,甚至动粗,要与员工坦诚沟通,向他们坦承企业当前的经营困境,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员工有参与感,让员工有心理准备,让他们明白公司裁员实属无奈之举,让被裁人员理解公司的难处,并与公司达成心理上的共识,从而让他们不仅心平气和地离开公司,甚至走后还对公司心怀感激。

裁亦有道,裁谁留谁定位准

  裁员是公司万不得已的无奈之举,它很难成为帮助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这种行为或大或小都会给公司带来一定损失,所以在裁员之前,公司应结合实际情况,首先要考虑裁谁,裁哪些岗位,裁多少人,裁后如何补偿,怎样裁对公司影响最小等问题,以便做到合理、公平,让人心服口服,且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裁员最怕的就是不公平,把不该裁的骨干裁了,把推天度日混饭吃的南郭先生留下了,因此,企业在考虑裁员对象时,应先试用期人员、临时岗位人员,后固定合同期限人员;先技能低、绩效差的员工,后其他非裁不可的人员。力争做到公平公正,降低缺乏公平性的伤害。而对于关键技术岗位的人员,长期在企业稳定服务的人员,可以承诺企业经营恢复时优先录用。并且,及时给被裁减人员办理好失业保险及社会、养老保险转移。企业应尽可能通过对被裁员工职业经历或经验、职业技能或倾向,以及职业兴趣或期望等情况的基本评估,帮助他们提出职业发展指导建议,有能力的企业还可以提供再就业辅助服务,如再就业资源介绍、转岗培训等。

  总之,裁员千万不要意气用事,情感用事,尤其是那些家族企业,自家人太多,很难免灯下黑,裁员时他们却高枕无忧,而那些有能力,为公司发展必不可少的骨干却被无端裁掉了,这是典型的任人唯亲,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依法裁员,后顾无忧

  如何依法裁员,是照明企业都将面临的崭新课题。所以,在裁员实施管理阶段,企业应依照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裁员,切不可违反相关的规定,否则将会得不偿失。

  裁员面临最大问题就是依法补偿问题。一般而言,作为企业要依照法律法规,根据员工的岗位入职、年限等,对被裁员工进行依法补贴,在做这方面工作时,企业应该跟员工讲明相关法律法规,让员工心平气和地接受补偿金额,并能从心里理解。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应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不要拖延。当然,对经营困难,无力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企业,法律也允许,在员工协商一致,针对员工本人同意,也可以分期支付。但此类企业,更应该加强跟员工之间的沟通,告诉他们企业的困难,获取他们的理解,并且企业在后续支付经济补偿时,一定要做到一诺千金,不要失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诚信度,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法律纠纷。

裁员是场洗礼,后续工作莫忽视

  在照明企业,老板和高管觉得裁员结束就大功告成,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裁员对一个企业来说,可称得上是一次人事上的大洗礼,裁后重建工作,对于被裁员工、留任员工和企业来说,都不可忽视,裁员之后,企业起码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其一,保持与离职员工的沟通。中国有句老话叫人走茶凉,但被裁人员离开企业后茶千万不能凉,因为通常裁员会导致离职员工的“溢出效应”,且消极影响会长久持续下去。企业要主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关心员工,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给予必要的和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员工感受到自己虽然不是企业的一份子,但企业仍没有忘记他们,这样可以延续离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对裁员决策的理解。

  其二,加强对留任员工的沟通。常言道:“杀鸡给鸡看吓得母鸡不下蛋。”一般情况下,经历过裁员风波后,留任员工开始对企业产生质疑,变得忧心忡忡,为自己明天担忧。在这个时候,企业更要关注、善待留任员工,给他们一个继续工作下去的理由;提供情感上的支持;高层人员积极参与沟通;重建信任体系等。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留任员工最小程度的免受裁员的影响,重新感受企业大家庭的温暖,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来。

  其三,总结经验,亡羊补牢。企业应在裁员之后,认真总结裁员过程中做的好的方面,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要认真分析原因,对沟通机制的运用要进行总结,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亡羊补牢。

  不管怎么说,裁员都是企业面对危机所采取的下下策,其负面影响很大,并不是什么救命稻草。但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有一些企业为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裁员,也无可厚非。不过,一定要把握住“度”的问题,因为只有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裁员,能让企业保持员工的合理流动,既有利于企业不断引进新的人才,淘汰不合格的员工,又可以强化现有员工的职业危机感,促使他们努力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把裁员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