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融资难、融资贵”的讨论比较多。多数观点认为“融资难、融资贵”这一问题的确存在,特别是在中小微企业中比较突出。因之,社会上对银行多有批评,有时甚至还相当尖锐。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或悖论”,甚至认为,在目前条件下只有下决心推动经济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方可治本。这些观点都是值得深思的。
金融的本质
“金融的本质”这一问题非常重要,而且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很大关系。笔者在与地方政府基层领导接触中发现,一些领导认为,在地方,谈金融就是看贷款:一看贷款总量和增速;二看存贷比。笔者认为,这就将金融简单化了,将“金融”简单地等同于“贷款”,将“融资难、融资贵”等同于“贷款难、贷款贵”了。因此,银行成了众矢之的。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是因为许多人忽视了一点:金融的本质到底是什么。邓小平同志讲,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里的“核心”,笔者理解至少应当有这样几层涵义:第一,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各行各业离不开,缺失了金融业,全社会各类经济活动立即终止,这一点不言而喻;第二,金融不能出问题,金融出了问题,通常是系统性的,后果的严重性,从国内外历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第三,金融本身也是一个产业,而且是服务业中最重要的产业。此外,笔者认为还应当突出一点:那就是,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的本质已不再是提供金融服务那么简单,金融配置资源的特性更加明显,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各类资源,都可以通过广义的金融市场或与金融市场有关联关系的市场加以配置,甚至可以说,配置资源已成为金融的核心功能。
融资难、融资贵的表象及成因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融资难、融资贵”是一种现象,但不是问题的本质。在不同的国家,“融资难、融资贵”都会出现,只是程度不同。在目前转轨条件下的中国,这一问题显得比较突出。就直接的、深层的成因而言,多数观点认为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投资饥渴”与“供不应求”成为常态。以最近十年为例,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近两年来,投资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20%左右;2013年投资率达76.7%,远高于发展中国家20%~30%、发达国家15%~20%的平均比重,也高于“十一五”期间59.5%的平均水平。从目前来看,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到地方,基本上等同于“积极的投资政策”,“投资饥渴”与“供不应求”成了常态。各类正规的和变相的地方融资平台、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都是“投资饥渴”的集中反映。这是导致全社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关键原因。
房地产业的巨大“挤出效应”。最近十余年来,全国各地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房地产业持续“繁荣”,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远高于一般企业,导致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业,并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形成巨大的“挤出效应”。从金融角度看,房地产业也成为各类金融机构竞相追逐的对象,占用了大量资金。在信贷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房地产业无疑对其他行业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2013年末,全国人民币贷款余额中,房地产贷款占20.3%,当年房地产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8.1%。在不少地方,这一占比甚至高达30%~40%。今年年初以来,因房地产市场形势出现转折,房地产市场对资金的吸附作用有所减弱。但是,与房地产开发有关的城市存量开发项目,为确保不发生资金链断裂,仍然借助地方融资平台等各种渠道,以较高价格吸收相当数量的资金,“挤出效应”仍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