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苹果、谷歌和微软各自创造了不同的智能生态系统,有上千万的开发者挖空心思去实现智能设备的各种奇思妙想,有成熟的云服务和大数据技术做支撑,相对健全的网络环境,以及突飞猛进的生物检测技术做保障,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拓宽了网民的想象空间,可穿戴设备的梦想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了。
但是回过头来看,可穿戴智能设备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个看上去假大空的问题,决定着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定位:智能穿戴设备 OR 智能穿戴配件?
从目前国内已经发布的产品看,大多数仍然是通过物理传感器实现简单的计步、计算运动量,甚至推送信息等初级阶段,包括Google Glass也仅仅是重复着智能手机和PC互联网上可以做的事情,所有的数据最终依附于智能手机和PC,穿戴设备仅仅是一个附属品,或者说影子。
对此易到用车CEO周航表示看衰:“我们需要的是可穿戴智能设备,而不是‘可穿戴手机’,发邮件、推送信息、拍照都不应该是可穿戴设备应该解决的核心问题。”
事实上对一款可穿戴智能设备来说,如果仅仅是照搬手机上的服务,那么它替代不了智能手机,但是却可以被智能手机替代,就会形成了一个尴尬——没有痛点,一个可有可无的产品,市场空间是难以预料的。
果壳电子CEO顾晓斌认为可穿戴智能设备不应该仅仅是附属品,即将推出的Bambook智能手表将内置Android 4.1操作系统,可独立于智能手机而存在,顾晓斌称,未来智能手机屏幕仍将扩大,同时手表等小屏幕将承载原先的智能手机的功能,到时候大屏手机加手表的组合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