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李克强要求继续压缩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111
核心提示:

大幅“瘦身”后的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似乎仍未让中国官方满意。

正在上海自贸区调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指着桌子上已大为缩减的文件说,要继续压缩负面清单,给市场“让”出更大空间。

这已是本月内李克强第二次谈到负面清单。9月10日的天津,李克强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2014年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负面清单比去年刚刚开始时设立的负面清单已大大缩小,“我们希望有更广阔的空间让企业去创造创新,也就是说为他们松绑”。

负面清单究竟是什么?它为何被李克强一再提及?用一个形象的说法,负面清单就好比一个“笼子”,上海自贸区将不能做的事放在这个“笼子”内,宣告“笼子”以外的都可以做,尽管较正面清单仅一字之差,其背后却体现了中国政府管理思维的变革。

两个多月前,继去年发布中国首份负面清单后,上海自贸区2014版负面清单再次“夜半出炉”,“负面清单有多长?”一时间引发热议。

尽管从最初的190条“瘦身”到139条,上海自贸区已减“负”(面清单)不少,但李克强此番上海考察时,还是给负面清单的未来改革定了基调——继续压缩。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秘书长陈波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相较于国外一些大的自由贸易区而言,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还比较长,尤其对于外商而言,他们希望中国给出的准入条件越宽越好,“中国开放更多的是自己的优势领域,如制造业;而外商则希望在他们强势的服务业、金融业得到更多的优惠”。

如何减”负”?陈波认为,内外资的放宽尺度要一视同仁,不仅是区内的公平竞争,而且准入方面也要“自信、谨慎地放宽”。他进一步解释说,这实际上就是以市场换市场,“如果毫无保留地放宽,日后在国际市场谈判就无所依靠;过于把持负面清单,又不利于自贸区的真正开放”。

统计显示,2014版的负面清单较之去年取消了14条,放宽了19条管理措施,与2013年相比,进一步开放的比率达17.4%。取消的14条措施中,服务业领域7条,制造业领域7条,包括取消对进出口商品认证公司的限制等。放宽的19条管理措施中,多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例如原“限制投资船舶代理(中方控股)”放宽为“除从事公共国际船舶代理业务的,外资比例不超过51%外,限制投资船舶代理(中方控股)”等。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说,负面清单的放宽能够让更多的企业来到中国,像提供专业高端医疗服务的德国阿特蒙、让美国货直邮中国的亚马逊等,都是在负面清单压缩后落户上海。

“禁止做什么比允许做什么更难”,在18日上海自贸区的考察中,李克强说的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李克强说,负面清单实际上支撑着政府的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更加精细化,不像之前大而化之,这实际上也增加了政府责任,要求政府对负面清单更加熟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效率。”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龚柏华就此话题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负面清单表面上是针对外商准入,实际上是中国政府管理理念和职能方面的一次改革,“负面清单公示出来,政府也要按照法律办事,大大加强了政府权力的透明度;也让政府的办事更高效。”

围棋对弈讲究“决胜负之源于布局”,而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就似一盘棋,上海自贸区好比当中的一着“先手棋”,布好局、下好棋,盘活全局。就如李克强总理此番考察所言:“上海自贸区有大未来,上海有大未来。”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仍需大幅“瘦身”。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