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成为革命性力量
据美联社报道,这台间苗机被命名为“生菜机器人”,主要用于为生菜幼苗间苗。(在农作物种子出苗过程中或完全出苗后,采用机械、人工、化学等人为的方法去除多余部分的幼苗的过程,称为间苗。)通常情况下,20名工人人工完成的间苗工作,这台机器可以在相同时间内完成。
目前,由于对精密性的需求,那些供应市场的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在采摘过程中容易受损的品种,更为抵触农业机械化。而这也成为农用机器人这一领域发展的瓶颈。
不过,研究人员正借助高级传感器、强大的电脑运算能力、计算机视觉系统、机器人硬件、GPS定位系统等技术,让农用机器人适应更精密的作业。当然,由于需要大量高新技术的支持,大多数农业机器人无法在几年时间内就获得大范围的商业推广。
然而,“生菜机器人”却成为农用机器人未来发展的一个雏形。业内人士指出,对有着“美国色拉碗”之称的萨利纳斯谷来说,这些农用机器人可能成为一股“革命性的力量”。
劳动力减少促发展
其实,美国农业领域许多部门已经几十年依靠机械化,甚至是采摘水果和蔬菜方面也逐渐开始有机械化的迹象。不过,在全国范围内,新鲜水果蔬菜市场的大多数产品还是依靠手工采摘。
在新鲜蔬果采摘的机械化领域,相关研发活动多年来处于基本静止的状态,原因有两点,一是劳动力充足、一是农场工人工会的阻碍。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供应逐渐下降,以及来自国外同行的竞争,美国国内的农场主开始尝试借助机械化的力量,一方面缓解劳工荒,一方面降低成本。而美国政府、风投公司等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和农业工程教授斯塔夫罗斯·武尤卡斯说:“我们需要提升工作效率,但目前没人想在农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