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该工程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即将批准建设的12条输电通道之一,其中包括国家电网公司4条特高压交流工程和4条特高压直流工程。2014年5月13日,国家电网公司向外界公布了此消息。
电力业知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下称“中咨公司”)“有前提条件的”认同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制定的电网投资方案。该方案由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咨公司进行评估。此外,随着华东电网最后一条线路(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于4月下旬获批,特高压交流的步伐有望迈向华北电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制定的方案中,蒙西-天津、锡盟-山东两条特高压交流线路最有可能优先获批。
输电大通道
“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送电京津冀鲁、长三角及珠三角等地区重点输电通道十余条,涉及投资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这次评审的特点是公报式的,”一位参加了中咨公司本次评审的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赞成方案的提出意见,不赞成的也提出意见,中咨公司汇总双方意见之后,再召开内部会议研究,最后形成一份报告。”
此前,中咨公司已经多次就特高压交流项目组织评估工作,而本次评估则是多个项目“打包”的电网实施方案。
该方案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委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设计,涉及包括特高压交流、特高压直流和500KV共12条输电工程。其中,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的特高压交流工程已获得国家能源局核准,该线路也是华东特高压交流联网的最后一条线路。线路建成后,华东地区将实现特高压交流联网。
在中国,特高压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电的电压等级。国网公司旗下包括东北、华中、西北、华北、华东五大区域电网。国家电网公司在2010年8月12日首度公布,到2015年建成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
电力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在2012年开工了华东特高交流压电网。随着华北特高压交流的放行在即,有望进一步向国家电网的初衷靠拢。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有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该方案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牵头联合多个机构完成,并对电网发展趋势作了一些研究。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通过逐步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增加天然气供应、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强度等措施替代燃煤。
虽然仅13个字的表述,但1个月后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委托开展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电网实施方案研究的函》,要求在现有电网规划成果基础上,开展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电网实施方案研究工作,提出主要输电通道工程方案、建设时序、工程投资和实施效果。《方案》共提出研究送电京津冀、山东、长三角及珠三角等地区重点输电通道12条。
到2013年底,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就已形成了《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电网实施方案》,称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送电京津冀鲁、长三角及珠三角等地区重点输电通道十余条,涉及投资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上述参加此次评审的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咨公司的报告已完成。他表示,中咨公司会在“有前提条件”的情况下认同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