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多晶硅企业反驳下游企业眼光不够长远。一位曾多次和商务部沟通的多晶硅企业代表对记者表示,上世纪90年代初,欧美国家曾对中国进行过一次多晶硅低价倾销,结果中国多晶硅产业全军溃退,最后只剩下一家以国家财政支持的峨眉半导体研究所。“击垮本土企业之后,外资便开始屡屡提价,我们现在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
核心提示:
讯:留给中国
光伏企业抗争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会升至47.6%。
级
多晶硅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但在这份名单里暂时没有欧盟,业界认为这是在向欧盟“敲山震虎”,留出谈判空间与砝码。
最低0.57欧元/瓦的价格底线,这被认为是本次谈判欧盟委员会最后的让步,不过这个方案仍遭到了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反对。超过220亿欧元涉案值、被誉为中欧贸易史上最大争端的
光伏“
双反”案,迎来了双方暗战的最后时刻。
板开征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现在商务部的初裁认定,自美国进口多晶硅的倾销幅度为53.3%至57%,自韩国进口的倾销幅度为2.4%至48.7%。
、阿特斯阳光电力、天合光能等多家一线大厂反对。其理由是,此举将导致
多晶硅价格上涨,影响下游企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