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商务部网站发表了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的谈话,对中欧达成价格承诺安排表示赞赏和欢迎。欧委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也于当地时间27日在布鲁塞尔宣布了这一消息,他说,经过数周紧张谈判,中欧就光伏争端已达成“友好”解决方案,欧盟很高兴取得一份满意的有关中国输欧光伏产品的价格协议。
由于涉及保密内容,上述声明和公开谈话中均未披露此次中欧价格承诺的具体内容。记者从业内知情人士处获悉,在95家中国光伏企业与欧委会签署的最终价格承诺中,设定的价格底线为每瓦0.56欧元,同时设定中国输欧光伏产品每年总量不得超过7GW(700万千瓦)。超过上述数量限制或者低于价格底线的部分,仍将被征收47.6%的反倾销税率。
“在敲定价格底线的最后时刻,应该说双方各自退让了一步,最终达成在0.56欧元这个水平上。”上述人士称。此前,我们曾报道过,谈判中,欧方提出每瓦0.65欧元的价格,而中方则希望不超过0.55欧元。经过几周磋商后,双方分歧逐渐缩小,欧方提出0.57欧元底线,机电商会也就此价格征询过企业意见,并继续与欧方协商更加理想的价格水平。
量价受限
光伏行业将迎大洗牌
0.56欧元每瓦的最低限价,对国内光伏企业面临的市场空间和竞争格局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据了解,目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欧盟的价格大概在每瓦0.5欧元到0.52欧元之间。“实行价格承诺之后,中国光伏产品的售价将提高10%左右,这与征收47.6%的反倾销税相比,对出口的影响减少了不少,不过竞争力还是有所削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