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5日,将成为中国移动互联发展史上的大日子,微信与微博两大移动端社交平台在这一天同时打出了“商业化”这一张关键牌。微信在正式推出的5.0版本中,微信支付、游戏中心、条形码扫描等商业化应用一起曝光,同时还选择这一天与联通推出微信沃卡,与运营商正式形成“淘金”联盟;而阿里巴巴入股后的新浪微博也在同日推出淘宝微博版,微博账户和淘宝账户正式绑定。过去短短数年中,微博和微信解构了人们的媒介接触环境,重塑了数以亿计用户的阅读习惯,下一步将要解构和重塑的,会是整个传统商业链条吗?
两大移动社交巨头较劲
昨日下午五时,一家从事零食网购的企业微博账户“百草味官方微博”发出一条这样的信息:“下班前小味再来个惊人数据:新浪微博流量占比已经占店铺总流量50.28%!”百草味是当天凌晨启动的微博淘宝版上首批上线的卖家,开闸当天,微博就为淘宝店铺提供超过一半的流量贡献,显然也出乎卖家的预料。上证报记者了解到,除了推出卖家微博外,微博淘宝版的新功能还包括新浪微博与淘宝账户绑定、用户可分享已购买到的物品、淘宝链接会解析为卡片形式等,微博终于“从商”。
与微博相比,微信的诸多商业应用功能更让人眼前一亮。记者使用了微信5.0版本上首次出现的条形码和封面扫描功能,分别扫描了桌面上的《此生未完成》这本书,手机上立刻链接到该书的“商品详情”,内容包括豆瓣书评、电子书和包括QQ网购在内的三家网上书店的价格对比,点击任何一个链接都会进入该网站,完成购买。记者同时体验了微信5.0的支付功能,在麦当劳公众号下,可以使用微信支付选择“茶点卡”服务,通过添加银行卡相关信息及设置微信支付密码,用微信就可以直接完成支付。
记者同时注意到,在百草味微博的主页上同时打着二维码广告吸引用户扫描参加微信的优惠活动,而微信公众号上显示的则是新浪微博的官方认证信息。两大社交媒体的竞合关系一览无余。
值得深思的是,随着移动社交媒体上扫描、比价、购物功能的开发,消费者在实体店中只需要扫描一下条形码甚至物品本身就能读取完备的信息,并且方便、安全的完成购买。传统商业模式的护城河正在加速消亡,商业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已经开始。而微信支付功能的开启无疑对于传统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又是一个“颠覆者”在敲门,包括支付宝在内的电商格局也必然受到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