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时间回溯到两年前,在智能手机大潮来临之际,由雷军旗下的小米科技发端,阿里、百度、盛大和360等纷纷扎入选择直接做硬件或与硬件厂商合作,推出带有自家印记的智能手机产品。彼时,“互联网手机”成为业界被讨论最多的热词,几乎每一位互联网领袖被媒体记者包围时都免不了“是否要做手机”的追问。
但两年之后,无论从各类智能手机销量榜单,还是从流量来源的统计看,传统硬件厂商出身的“中华酷联”位居前列,而绝大多数所谓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已经不在市场上发声,除了一直处于争议声中的小米。
上周,小米科技CEO雷军与他的小米团队又一次站到风口浪尖:这次并非因为小米手机、MIUI手机系统、小米盒子,而是传闻已久的红米手机。随着红米以799元低价发布,小米也再次遭遇同行“问候”,甚至被指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以山寨血洗山寨。
实际上,小米推红米手机并非心血来潮,其一年多前就开始酝酿推低端智能机。但小米手机定位是发烧友而生,小米担心在高端定位立足后,做低端手机自毁品牌。小米手机追求的高性能、高性价比模式也让小米手机成本高居不下,难以做千元智能机市场。
小米也一直效仿苹果打造粉丝经济,创办伊始,雷军就描绘一张前进方向蓝图:通过互联网培养粉丝,通过手机顶级配置并强调性价比方式吸引用户;手机销售只通过互联网销售;在商业模式上,不以手机盈利为目的,先积累口碑建立品牌,继而把手机变成渠道。
进入到2013年,当智能手机CPU核战和主频之战呈现疲态,小米手机发烧之路穷途末路、微博等社交平台在PC端优势减弱,小米粉丝经济疲软时,已经壮大的小米手机却要冲刺1500万台的年度销售目标,这使得渴望持续发展的小米不得不切入低端市场。
既能与小米手机品牌有区分,让小米杀入更广阔的千元智能机市场,也能避免自毁品牌风险,成立红米的新品牌就显得理所当然。酷派副总裁李旺被问及小米推红米一事时显得并不惊讶。李旺对腾讯科技表示,小米涉足千元智能机市场很正常,任何企业都需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