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中国国内的光伏产能约30GW,因此,必然与过去的纺织品出口配额和钢材进口批文一样,那些拿不到配额的人会设法去“买”配额。只要低于每瓦0.1欧元,这笔生意都有得做。如果谈判结果高出了0.5欧元/瓦,那么,这个空间还要大。
即便,审批配额的官员能够做到分文不取,但那些拿到配额的公司,可能把拿到的配额直接转让或委托代工,比自己生产组件更赚钱。每年近百亿的灰色收入空间,是否是中国的官员如此热衷于搞配额的目的呢?
鉴于中国国内的光伏产能约30GW,因此,必然与过去的纺织品出口配额和钢材进口批文一样,那些拿不到配额的人会设法去“买”配额。只要低于每瓦0.1欧元,这笔生意都有得做。如果谈判结果高出了0.5欧元/瓦,那么,这个空间还要大。
即便,审批配额的官员能够做到分文不取,但那些拿到配额的公司,可能把拿到的配额直接转让或委托代工,比自己生产组件更赚钱。每年近百亿的灰色收入空间,是否是中国的官员如此热衷于搞配额的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