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认为,价格持续低迷,产能长期过剩是目前钛白粉市场的主要特征。
“目前国内的钛白粉大多采用硫酸法生产,利用环保工艺处理生产中的硫酸亚铁、废酸、石膏渣每吨需花费1000元以上,占生产成本的10%左右,市场行情不好,环保处理也给不少钛白粉企业带来了一定压力,会有企业愿意铤而走险。”一位研究钛白粉市场多年的分析人士表示。
此外,攀钢钒钛正在重庆长寿新建年产10万吨的氯化法钛白生产线,而据粗略统计我国已建及拟建的氯化法钛白生产线项目产能已近百万吨,同目前40万吨—50万吨的进口量存在缺口,未来该市场潜存的“过剩危机”对公司也会形成挑战。
钛白粉市场低迷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数据现实,攀渝钛业因违规排污曾受到监管层处理已多达20余次。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除了违法成本偏低以外,导致其数次铤而走险的一大因素在于钛白粉行业的低迷。
“现在钛白粉市场整体都很不好。”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人员曾志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价格持续低迷、产能长期过剩、企业艰难运行已是当前国内钛白粉行业的真实写照。
8月21日,攀钢钒钛发布的2013年半年报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述说法。上半年公司钛原料及化工行业的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6.73%,毛利率下降了15.77%;在产品方面,公司钛白粉产品毛利仅有3.02%,同比下滑22.08%,营业收入也下滑了39.91%。
“2012年以来,国内钛白粉价格便一路走低。”宝鸡钛业协会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称,以金红石型钛白粉为例,其价格由2011年最高的2.3万元/吨跌至目前的1.4万元/吨;另外一种锐钛型钛白粉的价格也从1.8万元/吨跌至目前的1.15万元/吨。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目前钛白粉销售价格已经逼近成本价。“能保持赚钱的企业基本没有,要么持平、要么是在亏损。”曾志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