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讯:一直以来,
光伏行业备受外界诟病的一点是产业链中制造环节经年累月的产能过剩沉珂。行业持续低迷之下,这一罪魁险些成为压垮众多
光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尽管今年以来,光伏行业整体回暖,包括
硅片、电池及组件等环节的市场需求逐步回调,众多企业去产能化过程加速推进,大有渐渐摘掉产能过剩“帽子”之势。但殊不知,产能过剩的“风暴”正随着
光伏电站井喷式的开发热潮而转移至产业下游慢慢发酵。
达到130GW,这甚至比国家新拟定的到2015年装机达35GW的“十二五”目标还要多出逾3倍之多。
问题甚至可能比风电更要突出。
资源相对于风能的间歇性和不可控性特征更明显,因此,发电上网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冲击比风电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是在西部电网覆盖薄弱的地区大规模建设大型地面光伏电站,未来很多电站在运营过程中会遭遇大面积的“晒太阳”现象。
重走风电过去的老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在政策适度引导之下,稳步扩容电站装机规模,引导资本理性投资,并多元化开启国内市场,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项目在国内还存在涉及投融资、税费优惠、产权交易及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空白,企业始终无法清晰看清这种项目未来的投资回报前景。有基于此,光伏发电多元化之路,还需各方加强政策机制的研究,不妨多借鉴国外已被证实成功的发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