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超标源于配件差价利益
在皇明曝潜一周年之际,皇明近日举行第八次“曝潜强标”发布会,称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普遍存在重金属析出超标、铅析出超标的潜规则,对消费者健康安全危害极大。
据皇明集团技术部部长张立峰介绍,太阳能热水器之所以发生铅超标情况,是因为“半成品太阳能”所导致。大部分消费者家中的太阳能热水器是由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提供的水箱、真空管、支架和经销商、渠道商负责的管道、阀门、水龙头等配件组合而成。而市场上低质量的管道、配件往往是采用回收的铜渣翻砂铸造而成,其中铅含量严重超标,如果经销商选用这类配件的话,则会造成热水器中铅析出严重超标。
记者调查发现,企业和经销商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而在太阳能热水器行业,越是小企业对渠道商、经销商的约束力越弱,中小企业这种管不了或不管的态度久而久之便成了变相纵容,使得经销商采用低质管道、配件成为行业的潜规则。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归根结底,低质管道、配件在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横行还是受利益驱动。
据张立峰介绍,太阳能热水器的原装、高质配件与市场随意采购的低质配件相比,每台配件费用相差在200-500元之间。
山东桑乐太阳能集团相关负责人何法广也告诉记者,除了太阳能热水器管道长短不一外,每台产品使用不同质量水平的阀门、水龙头等配件,价格浮动也在100-200元之间。这种差价足以让中小型太阳能热水器企业和经销商为了利益而采用低质配件,从而导致铅超标等现象。
事实上,采用低质量配件会导致太阳能热水器铅超标,而经销商使用低质配件在业内并不是什么新闻。天普太阳能热水器工程总工王鸿宽表示,采用低质配件导致水中铅超标情况在业内的确可能存在,不过一般都是发生在中小企业中,品牌级的大企业一般有这种做法的可能性较小,因为大企业通常会对产品所使用的管道、配件进行贴标并提供“三包”服务,而一般劣质配件往往使用较短一段时间便会出现损坏,如此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售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