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时
三分钟菜可上桌
选择菜品,放入油、调料、食材,两三分钟,菜就可以上桌了。昨天中午11时许,记者在北京交通大学学生二餐厅目睹了烹饪机器人的风采,它身体外形与滚筒洗衣机相似,身高约1米,直径约50厘米,大圆筒肚子左侧是一个高约1.4米高的“柜子”,装有开关、小操作屏等,紧邻圆筒处有一个水壶,右侧有一把水枪,还有一个调料存放台,恰似“左膀右臂”。
食堂李师傅向记者展示了如何制作青豆炒玉米粒。只见他在操作屏上选择了“炒玉米粒”,机器人的大圆筒肚子便开始转动起来,其间,左侧水壶向圆筒肚内喷出一些水,根据机器人发出的语音提示,李师傅往筒内依次加入油、盐、辣椒等调料,最后放进玉米粒和青豆,不到三分钟,圆筒自动向下倾斜、倒转,“哗啦啦”,炒好的玉米粒倒入事先摆在圆筒底下的大盆中(如图),凑近一看,与人工炒出的菜并无两样。记者注意到,圆筒在旋转过程中,除了滚动以外,还伴随着升降,可自动调整倾斜程度,在炒菜过程中,只产生了少量油烟。
节能
省燃气约50%
李师傅向记者解释,炒菜机器人对厨师来讲,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自动翻炒,而且搅拌较匀,炒菜速度快,一般情况下,三分钟左右就可搞定一道菜,省去不少人力。他表示,目前机器上一共设定了99道菜,根据需要直接进行选择即可,“我们每天用它炒80锅左右,每锅大约可盛50份。”在操作屏上,记者看到,还有木须肉、红烧茄子、肉沫土豆片等。对于是否担心机器人抢饭碗,李师傅拿着手里的勺笑着回答:“每种调料放多少,还得看我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