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强邯郸美丽邯郸,离不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市委市政府主导下,各具特色的 有中生新 探索正在全市各地积极展开。
其中,永年标准产业的转型升级就很有代表性。他们很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在放权减负提效的同时,通过建设中国永年标准件国际大厦、标准件国家级检测中心、电子商务平台、标准件产业集群指数平台等,为推进标准件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这一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提供了更大更优的平台;他们更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优质品牌的聚集效应,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一方面把更多更好更优的资源聚集到名牌所在的企业,从而让永年标准件产业由 大老粗 而 高精尖 、由 小舢板 而 大航母 .
但这也仅仅是不错的开始,他们必须迈过但还没有迈过 升级 这道坎,现在他们还在路上,因此他们很急。这种升级之急,不仅是永年的也是全市的。为此本报特别推出这篇调查,希望能对全市各地的探索有所启示。
长期以来,标准件几乎是永年县的一个代名词。 三十万人搞生产,十万大军出永年。千辆大车搞物流,家家户户出老板。 这一顺口溜,便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永年标准件产业的繁荣景象。
1968年,南滩头第一生产队6盘小烘炉,拉开了永年县标准件生产的序幕。经过40多年的风雨洗礼,永年县标准件已成长为邯郸市唯一产值近200亿元的地方产业。2013年产销量达到284万吨,产值189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标准件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
然而,永年标准件虽然总量巨大,但中低档产品占八成以上。很多生产企业仍是家庭作坊式操作,打螺帽、滚丝、拔丝等各行其事,产业链条较短,加工深度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且不要说和国外比,就相比南方宁波、温州等地,在生产技术工艺上就明显差了一块。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县长李红光并不护短。他强调说, 产值虽高,利润很低,现在永年县的标准件产业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越过这个坎,整体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过不去,许多小企业就可能随时面临生存危机。
盛名之下
标准件俗称螺丝螺母,属于机械基础零件,大到航天飞机、汽车和机械设备,小到桌椅板凳,皆有其身影,被命名为 工业之米 .作为我国华北地区最为重要的紧固件生产基地,多年来,永年县在紧固件行业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永年县的第一个标准件是这样产生的。当年,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根据地人民根据地方政府指示开始造枪。枪支的重要部位必须用螺丝紧固,从此永年在修、造枪支的过程中,经烘炉手工抡大锤,锻打诞生了永年第一颗螺丝钉。从此,永年人民与标准件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永年标准件真正迎来春天,创造辉煌,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积累,90年代的高潮,新世纪以来改造提升,永年的标准件以产业规模大、产品规格全、销售网络广、物流辐射远而闻名全国。据永年县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县紧固件生产加工企业已达4000余家,产品有100多个大类,1万多个规格型号,从业人员30多万人,初步形成了以河北铺、朱庄至京珠高速十里长廊为依托,以河北铺紧固件商城、中国永年紧固件城、中国飞宇螺丝大世界等为中心,以全国万余家销售门店为网络的紧固件产业体系。也因此,全国各地标准件企业纷纷设立办事处,或开办企业,每天来此的客商达25000多人, 全国跑永年 、 万商云集 之说也由此而来。
除了台湾以外,标准件销售网络遍布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镇,销售网点多达1.8万余家。同时,通达、立功、恒发等31家自营进出口权企业,产品出口美国、欧洲、韩国、日本、阿拉伯、东南亚、埃及、迪拜等国家和地区。作为全国最大的标准件产业集群,全县紧固件产销量约占全国的45%以上。永年人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永年标准件也吸引了全国以及世界的眼光。 永年标准件行业协会副会长赵现永对此如数家珍。
行业硬伤
然而,表面的红火并不能掩盖行业内的窘迫。
不仅是永年,整个中国标准件企业都有很大的问题。 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长明直言不讳。
王长明说,大浪淘沙,逆水行舟,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当前的标准件市场,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趋势非常明显。在国内,永年的标准件绝非 一枝独秀 、 独占鳌头 ,而是 群雄环伺 、 狼烟四起 .浙江的宁波、温州、海盐等沿海地区占天时地利之便,在生产技术、产品档次、产业规模等方面均领先于永年。
从全球看,永年的标准件产业形势更不容乐观。为了说明这一情况,王长明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我国虽然是最大的紧固件生产国,但远非强国。我们最好的紧固件出口1780美元/吨,而进口一吨用于汽车发动机上的紧固件要10000美元/吨。在研发、技术、市场上的巨大的差距,让永年及全国紧固件等行业,面临严峻的发展瓶颈,亟须调整升级,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否则,将面临产业重新洗牌的危险。
记者在与企业老总及有关专家交谈中,董茂通、赵德红、杨建龙等人不约而同地提及永年标准件产业发展中的 硬伤 .
首先,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传统思想制约。受传统思想和家庭作坊的影响,标准件产品档次低、质量差,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牌意识薄弱。永年的标准件产品多为中、低档次,高档产品仅占15%.这种不合理的产品结构不仅使企业获利的空间受限,而且难以跟上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不利于永年标准件产业整体上档升级和持续发展,以致于至今也没有形成大的产业集团和龙头,更缺乏知名品牌和中高档产品。由于长期在低端市场 贱卖 , 永年造 也给人们留下 大路货 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