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件事情特别令人感慨。
其一是光伏产业的命运。据悉,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已经连续7年居于世界首位,如2013年全球光伏组件产量40吉瓦,而其中26吉瓦出自中国,2014年国际产量将达到43吉瓦,而中国产量有望超出28吉瓦。漂亮的数字,光鲜的外表,但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成为致命软肋,使光伏产业对内因为高成本进口造成产业链条难以向下游延伸,对外靠加工贸易赚点小钱却频频遭遇贸易摩擦。此前,美国和欧盟已经向中国发起光伏产品贸易调查,此番美国故伎重演,来者不善,看来中国光伏产业的前景更加艰难曲折。
其二是钢铁产业的命运。目前,我国钢材产量已经突破10亿吨,粗钢产量达7.79亿吨。但是,在戴着钢铁产业第一生产大国帽子的同时,钢铁企业却终日被经济效益所困扰,全国每生产一吨钢仅能赚取1元钱。30年前当我国纺织工业成为朝阳产业时,因为没有合格强度抗疲劳钢材不能够生产高端纺织机械,30年后纺织工业成为夕阳产业时依然如此。在笔者看来,钢铁产业的现状与大而不强息息相关。
我国经济发展对于上述两大产业转型的需求最为迫切。但是,转型要靠技术创新的硬实力作为支撑,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科技研发方面有所作为,要有自力更生的决心。核心技术的研发难度很高,可能要从原始的点滴数据积累做起,还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偶发灵感的启发等等。下定丢掉幻想、自力更生的决心很有必要。还要有坚持不懈的恒心。
科技发展等不得,急不得,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努力探索,终将能够取得成功。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取得胜利的信心。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我国首次实现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超万亿,总量居于世界第三位。这些给科技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取得科技研发突破的信心保证。
然而,再回到当前的现实面前,我国光伏产业寒冬期短期内很难摆脱。痛定思痛,中国光伏产业如何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中国古代有一句著名的语言:其政在于内而不在于外。
光伏产业等新兴产业依旧以其无比魅力在向中国经济招手,通过这些产业转型可以化解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金融高杠杆、产品高库存和扩大内需等经济难题。特别是光伏产业已有在发达国家80%市场占有率的先例,多么诱人的前景!但在我国要想使美好理想变为现实,还要培育科技硬实力,不但要取得光伏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更要取得光伏基础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