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制造业斗“智”时代 中国制造发生“智”变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85
核心提示:

以“智能绿生活”口号参展第1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台商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海英俊发现,今年工博会上和他们一样打着“智”字口号的企业突然增多,“智能制造”、“智慧制造”成为中国内地制造业厂商最喜欢的“大旗”。

正如海英俊所见,在顶住了前两年制造业不景气业绩下滑的压力后,重新再博市场,中国制造开始发生“智”变。

记者连日走访亦发现,被称为制造业风向标的中国工博会上,“智”字成为高频词,展会上论坛中都随处可见。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更是在其展位前打出“智造自动化设备,解放人类生产力”标语高调宣传智能设备。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成为一个风靡世界制造业的名号,凭借着较低的制造成本,“中国制造”这面大旗很快飘遍世界,但是“制造大国”并非是“制造强国”。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对中新社记者坦言,“中国制造大而不强”。

苏波提供了一组数据,中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2012年制造业的收入超过9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制造工业增加值近20万亿元,达到全球制造业总量的五分之一。

但这位工信部官员直言,与欧美、日本等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没有掌握一些关键的核心技术,一些高端产品和核心部件还依赖进口。

而在新一轮的工业浪潮中,恰恰是创新和新技术成为竞争的关键砝码。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在工博会论坛上表示,智能制造将带来制造模式的深刻变革,引发制造业革命,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制造业竞争与博弈的制高点。

他介绍,发达国家经过2009年金融危机认识到完全依赖虚拟经济并不利于长久发展,纷纷开始回归制造业,美日德等国都提出了各种工业计划,将数字化智能化作为重振制造业的重大举措。

敏锐的中国厂商也已捕捉到这样的趋势,从这次工博会飘扬的“智”字大旗可见,中国制造踏上了变“智”之路。

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展馆现场展示一款可以自动将货箱准确快速码放整齐的机械手。其销售经理李建文告知,装货码货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国内工厂遭遇用工荒,很难招到长期合适的工人,这类可以替代人力的机器人越来越受到青睐。

“今年我们销量越来越好,这会是一种趋势。”李建文对于智造“占领”制造业很乐观。

台达电子也正推广和使用“自动比对质检”等自动化技术,海英俊的理念是,“重复劳动肯定会被准确高效的智能机械手臂取代。”

在未来斗“智”时代下,中国制造仍有很长的路需要探索,苏波给中国制造的建议或可作参考,“不断提高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水平,提升竞争力,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才能应对国际竞争。”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