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与玉兔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一直居于月亮之上。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人们早已认知到月球只是一颗荒凉的行星。但宇宙的壮阔一直吸引人类去不断探索。月球,这颗离地球最近的地外天体,一直是科学探索的首选之一,中国嫦娥工程正向该目标挺进。
我国探月工程分三步,即“绕、落、回”,第一步实现航天器绕月飞行,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第二步则是实现月球车登月;第三步实现载人登月并返回的科学考察。其中第一步已由娥嫦一号、二号完成,第二步“落”由在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发射的嫦娥三号实现,该探测器携带玉兔号月球车最终实现无人登月,至于第三步按照时间表将大约在2020年实现。
针对本次嫦娥三号的发射也是极受瞩目的。在人类历次月球考察中,只有五次成功登月,如果本次成功将是全球第六次,即是中华民族千年来登月梦想的第一次。虽然本次登月是无人性质的,但这是为有人登月成功实施作的先期准备之一。
作为探月工程核心之一,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号肩负着“落”的任务。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公开亮相是在2013年中国上海工博会上。全车设计质量140千克,以太阳能为能源,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摄氏零下180度到零上150度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月球车具备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并配备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等科学探测仪器。
为保证玉兔号在登月后能进行正常工作,整体设计采用六轮设计,充分考虑月球地质环境特点,并具备20cm爬坡能力等技术特点。这些万全准备都是在吸取前苏联及美国登月经验后作出的。
2013年12月2日凌晨,我们将迎来千年等待后实现登月梦想的第一步,嫦娥三号发射将在中国登月工程计划表上,画上雄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