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说,中国大气污染要到2050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根据我的研究,治污不用那么久。随着煤炭消费量不断下降,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到2025年可以出现非常明显的改善。
限煤已有成效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煤炭消费走势在逐渐下降。
在北京雾霾污染的成因中,燃煤占1/4,机动车排放占1/4,餐饮业的油烟约1/4,有机挥发物和扬尘等则占了1/4。在四方面的治理中,我们都已有所行动,特别是煤炭污染防治方面。2012年,所有高耗能用煤在数据基本上没有增加,化工、建材、钢铁冶炼、有色金属等四大高耗能工业也会逐渐达到峰值。我们预测,中国的煤炭总量会在未来两年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
这种推测是有根据的。从城镇化的数据看,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9.5%,2011年的城镇化率是51.5%,如果按照1.5%/年的增长速度,10年是15%,20年30%。二十年后,中国就能把未来四十年的城镇化增长任务完成。
假定每年城镇化率不再加快,也就是每年新增建筑面积会维持在2012年水平不变,或者下滑,这个数字就可够每年城市新增人口的住房需要,而新增面积不增加,也就意味着水泥、钢铁等主要高耗能的需求量,在未来1~2年达到峰值。
不仅是数据模型方面的分析,各个城市的减排动向也在说明这种结果。最近我看到一个报道,标题是《城市能源要大幅度清洁化》。而根据多地的碳交易总量也可以发现,许多城市煤炭消费正在大幅度下降,可以预计,到2020年,北京的煤炭消费总量可以从2010年的基数2290万吨减少到1500万吨,天津则要从4900万吨下降到1500万吨,再加上上海几个大城市下降的煤炭总量,可以基本上确定,到2020年左右,中国城市的煤炭消费量肯定是下降的,在我们的研究中,这个结论基本算是板上钉钉。
如果从能源新增总量来计算,2013年,风电将达到1800万千瓦时,水电1600万千瓦时,光伏1200万千瓦时,新增beplay规则 量已足够我国发电量幅度的需要。如果从能源局出台的规划来看,按照2015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在40亿吨以内的要求,beplay规则 基本上把能源新增量全部覆盖,煤炭新增的空间也就很小。
但从实际情况看,农村的煤炭消费量在未来还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难以控制的小锅炉。目前,能源局在着手处理大约300万吨的农村煤炭消费。可以预计,如果要彻底解决的花费将较大。但这又算什么呢,我们的财政家底做到这一点易如反掌。
控油难度较大
每个城市都有形成雾霾污染的关键问题。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北京等大城市在交通早高峰时,氮氧化物的数值很高,同时形成硝酸盐颗粒,导致其数值也在攀升,可以判断,空气中硝酸盐的颗粒大部分是由北京的汽车排放的物质转化的。
因此,大城市要进一步控制低空污染物的排放,主要问题不是抓减煤,而是抓控油。
但在大城市,控油任务很难完成,原因有二。
第一是中国汽车油品不佳。汽车燃油中的硫含量越高,就越容易在排放过程中生成硫酸盐,导致颗粒物排放上升。如果按照国际标准,国六汽油中的硫含量将不大于5ppm,而现行的国三标准汽油,硫含量不大于150ppm。所以30倍的汽车尾气的硫含量,就是现阶段付出的环境成本。
第二,低油价造成高排放。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收入不断增加,公众对汽车需求增大,汽车市场也呈现从节能型小轿车向较大型车、家庭拥有汽车数量增加的转变,这不仅增加了中国对进口石油的需求,还让高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迅速加剧。
按照目前的能源价格政策发展下去必然不会长久,因为能源价格过低,已经造成公众浪费能源、企业粗放经营。仅以电价为例,现在,北京大概一半的家庭已经达到了美国人的水平。这是因为2005年至今,多个大城市的人均收入翻了一番,而电价基本没有大幅调整。
另外,根据我们所有模型的研究,全球石油消费的顶点,会在2050年前达到。因此,现在俄罗斯、中东都在加紧开采自己的石油,因为它觉得未来市场不存在了,它要赶紧把油卖掉。如果不加以市场化的手段,随着消费量无限制提高,石油将是污染的主要问题。
要调价、要激进、要严谨
因此,要通过控油改善污染,未来首要的工作是调整能源价格。
我们要告诉公众,任何一个社会不可能在享受非常低的能源价格的同时,还保持很好的环境,我们必须要为环境付出代价。而且,高端消费者应该负担更多的环境成本。如果国家补贴油品升级的话,就等于让不开车的人来补贴开车的人,这就是对公众,特别是贫穷人群的不公平。
而且,我们的建议需要更加激进一些,才能使问题得到更好解决。当前,就是因为目标定得不够高,才导致没有人给油企施加足够的压力,使地方政府未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支持油品升级。按道理说,地方政府的环保部门应该是环保的激进派,但他们的实际上却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关于油价和环保的各类学术报告和监测数据也并未得到很好利用。同样,在机动车限行方面做得也不够,现在,北京私家车每年行驶距离在15000公里左右,如果政府能让私家车行驶距离限制在9000公里,同时大力推动快速公交,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最重要的是,治污的工作特别需要科学和严谨性。2011年年底,我们第一次参加PM2.5的讨论工作。当时学者分成两派,根据我们对PM2.5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肺癌跟踪调查后发现,PM2.5与肺癌是有关的。但认为PM2.5不一定与肺癌有关的学者,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