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对标国际领先企业 中国化企探讨发展之路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86
核心提示:

“中国化工企业要有点‘小三’精神。一要‘傍大款’:以做得好的企业为榜样。二要‘吃软饭’:在创新、服务、客户端开发方面提高水平。三要‘戴绿帽’:要向绿色化工、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大中华区化工事业部总监黄京海在2013中国化工热点峰会上用负面的词汇传递了中国化工企业未来发展的正能量。

在2013中国化工热点产业峰会的主论坛上,资深行业专家支招中国化企: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中国化工企业发展的主色调。

行业发展面临难题

黄京海认为,相比较亚太其他地区,中国在短期内形势看好。中国是少数几个经济增长速度快而通货膨胀较温和的国家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基础建设与房地产投资推动着GDP的增长,然而政府的遏制措施会让这种推动力日渐减弱。未来十几年,中国将会继续保持最大产出和最快增速地区的记录,同时精细化工品的产出也会增长。

他指出,中国化工行业面临一些挑战:成本压力、低利润业务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集中度低且分布不平衡、跨国公司本土竞争、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能源稀缺、低效经营、产能过剩、合规和制度及环境可持续、技术水平低、世界经济回暖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

黄京海表示,在亚洲,化工行业面临着一些相同的问题:一是从进口到出口转变。中国化工市场净进口增势强劲,亚洲其他国家已出现出口净值。二是工厂产能过剩,亚洲国家的工厂利用率非常低,原因是企业过于关注增长,组织结构与资产利用效率较低。三是利润率低。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出现放缓,当地工厂产能过剩,对外国投资者的行政障碍居高不下,利润率依然维持在较低水平。四是研发活动转移。西方国家将研发活动转移至中国,为目标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但产品研发并没有转移至中国,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跨国公司对中国不信任。五是知识产权保护偏弱。尽管中国政府在不断努力,但是中国(与其他亚洲市场相比)知识产权保护仍然偏弱。六是人才保留。与西方国家不同,亚洲国家的化工工程毕业生很多,但是有经验人士稀缺。

逆向思维寻找新蓝海

黄京海提示中国化工企业,希望他们能从领先企业实践中获得启示。过去十年,所有大型化工企业都显著扩张了在新兴市场的销售份额并且会在未来十年继续推进步伐。在新兴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不仅为了赢得增长机会,更能增强公司的抗压能力以便更好应对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埃森哲的高绩效分析显示在新兴市场占有显著市场份额的公司更能应对经济危机。

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的投资力度不如跨国公司。国际领先的化工巨头加快了扩张步伐,从已公布的未来投资和发展计划来看:德国大型化学企业BASF(巴斯夫)预期2020年新兴市场份额占总销售收入的45%。荷兰著名化学公司AkzoNobel(阿克苏诺贝尔)预期2020年的新兴市场收入组合从2010年的33%左右增至2020年的50%。荷兰化工巨子DSM(帝斯曼集团)预估2015年的新兴市场销售份额从现在的三分之一增至50%。德国Bayer(拜耳)同样计划2015年在金砖四国的销售收入从现在的55亿欧元增至100亿欧元。

“BASF和Dow的并购聚焦于精细化工业务,该业务领域需要具备高成长性的新技术。我们应该要有逆向思维,中国企业如果利用自身优势进入跨国公司退出的领域,有可能发现新的机遇。”黄京海认为,中国企业也应该到新兴市场去寻找机会。

中国烯烃产业面临挑战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战略投资总监严乐平指出,未来几年,全球烯烃产能格局将显著改变,将集中转向具有成本优势的中东和北美地区。今后将有更多数量的石化产品和塑料将从北美、中东出口到亚洲地区。

受美国页岩气革命大获成功所带来的充裕廉价原料的影响,乙烯/丙烯生产商的生产成本已处于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新建页岩气化工项目大部分将在2015~2018年投产,拉大与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丙烯等化工产品的成本差距,对欧洲、亚洲尤其中国相关石化业形成打压。

世界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187万亿立方米,美国可采储量超过24万亿立方米。过去5年里,美国页岩气产量增长超过20倍,宾夕法尼亚州、路易斯安娜州和德克萨斯州的现有页岩气储量全部进入生产阶段。2011年美国页岩气产量达到1800亿立方米,新储量也在不断发现中。

预计未来美国页岩气产量仍将大幅增长,北美将会有更多页岩气用作化工原料、乙烯、丙烯等产品,北美石化产业强劲复苏。过去两年,美国化工领域已经宣布了逾50个新建项目,以利用页岩气和凝析液供应充足且价格低廉多带来的竞争优势。

严乐平认为,中国烯烃产业正受到前所未有挑战:2013~2016年中东新上一套120万吨乙烯,2013年已建成的1600万吨乙烯产能将释放。这些项目几乎全部以油田伴生气中的乙烷、丙烷为原料,比石脑油路线具有明显成本优势。中东新增乙烯产能全国释放将对全球烯烃市场产生打击。

“受北美烯烃规模持续放大、中东烯烃产能集中释放、中国煤制烯烃产能不断扩张、以及全球烯烃需求放缓等诸多因素影响,烯烃及其聚合物高景气面临挑战。欧洲、中国、日本等以高价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企业,将面临严峻考验。日本已在关停本土裂解装置。”

据严乐平判断,中国页岩气化工未来将对烯烃形成冲击。中国陆相页岩气中含有12%左右的凝析液。国内页岩气实现规模化开发后将有大量凝析液产生,使我国乙烷/丙烷制烯烃拥有国内外两个原料市场,可能刺激页岩气化工项目上马,对石脑油裂解制乙烯形成更大威胁和冲击。未来甲烷催化生产芳烃等技术的研究如取得突破并实现工业化,将开辟天然气生产“三烯”、“三烃”的新路径,对传统炼化一体化制“三烯”、“三烃”形成实质性威胁。

另外,在严乐平看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推荐文章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