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对身处水深火热的光伏企业所给予的帮助并不算少。据记者估算,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所获得的补助近年来大幅蹿升。
但是,政府补贴以达到做强公司竞争力的初衷未能实现,相关公司不仅没有创造出高额的利润,反而出现了业绩大“跳水”。因大量的补助虽让企业做大,但也促使企业快速扩产并导致激烈的价格战。
海润光伏获20余项补贴
在获得补贴的几十家光伏公司中,海润光伏颇具代表性。其2012年财报显示,该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高达4.538亿元,而2010年、2011年获得的补助则分别为1100万元和1.7476亿元。
该公司的补助明细中提及,归属于2012年的补助就有20多个项目,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来自于“太港管发(2012)20号”文件的“科研经费补贴”高达60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也有2000万元之多。而2011年,该企业通过相似文件也获得了科研经费补助2363万元。同时,2012年度,合肥市财政部门也拨出了5000万元给予海润光伏。
海润光伏获得的各种补助名目包括研发、自主创新、培训补助、国际市场开拓、科技奖励、进口贴息、生产经营贷款贴息、外贸促进政策奖励等等,最少有几万元,最多的高达几千万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光伏行业研究员向记者表示,对于该企业能有数亿元的政府补助也感到疑惑,“但是具体的细节也并不方便向他们(公司)询问。”
除了海润光伏之外,多家光伏A股上市公司的补贴额也在这几年中扶摇直上。
阳光电源从2010年~2012年获得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649.9万元、2165.8万元、2597.1万元;ST超日于去年获得的政府补助为8924.9万元。另一家光伏公司东方日升在2012年的政府补助为1172万元,比2011年的近877万元也有跃升。亿晶光电公司在2012年获得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7811.2万元,而期初的这笔补助只有4701万元而已。2012年,中利科技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高达1.134亿元人民币,该数字比过去2年来中利科技获得的政府补助之和,还要高出近一倍。
一位光伏企业内部分析师就指出,各地财政部门、相关经济开发区等能给予的补贴有几大类:最多的是所谓“研发”补贴;其次为贷款贴息、技改、光伏并网电站等等。但整体看,这些补助里面多多少少是有一些水分的。“为了获得大额的补贴,一些光伏企业不惜重金从政府机关挖人到企业专门做政府公关,有的公司也会寻找相关渠道、打通各类环节拿到补贴,里面的利益链也不言自明。”
产能过剩催化剂
一边是政府补助的大幅上升,另一边则是企业所交出的难看成绩单,这并不是各地政府的期许。
海润光伏在2012年获得营业收入为49.66亿元,同比下降30%,而净利润不过207.6万元,与上年同期创出的数亿净利润,不可同日而语。
ST超日在2011年的收入为33.3亿元,2012年只有20.54亿元收入而已,同时因为多个海外项目受挫且账款难以回收,因此去年亏损高达近14亿元。亿晶光电的营收也由2011年的40.71亿元下降至去年的近20亿元,同时亏损额为6.88亿元,较之2011年的1亿元利润已经相去甚远。
“我们也在反思,当初政府帮助我们的时候,是否在资金支持、银行的帮助下,我们扩产得过于猛烈,我们发展过了头?”一家大型光伏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负责人对记者说,“我相信不少企业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多位行业分析师则认为,大量补助有的时候变为了行业产能过剩的助推剂,并且有利于上市公司“粉饰”财报甚至业绩作假。几年之后政府官员们会发现,这类企业的经营质量仍在大幅下降,最终的结果则是政府不仅要承担破产企业的职工就业,以往的补助也仅仅是补助而已,有去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