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美好空间”的倒下与充电模式的胜利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78
核心提示:

这几天,由于美国特斯拉电动车公司的成功,使得人们对于电动车重新燃起了巨大的信心。关于电动车,关于电池,关于电池管理软件的讨论方兴未艾,中国人对于电动车也附带地加大了信心。

然后,美好的日子总是太少。

前几天爆出的美好空间公司(Better Place))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使得人们高涨的信心又一次受到要压,而中国独特的不自信又一次抬头,对于电动车的怀疑又一次抬头。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不到,那么,先仔细地研究一下情况,比对一下,再悲伤也不迟。

据新华社报道,2007年成立于美国硅谷的“美好空间”公司以创新方式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和续航短两大难题,试图重塑电动汽车市场。这家公司的商业计划主要有两点,一是“智能电网”:在居民区、商场、办公楼的停车场密集布设充电桩,使电动汽车可随时随地充电;二是“电池更换”:在高速公路旁建造一定数量的电池更换站,为电池耗尽的车主快速换上满电电池,方便长途旅行。这一模式最初被寄予厚望,公司总计获得8.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

勿庸讳言,换电模式比起充电模式,虽然是方便了电动车主,可以在有充电站的地方随时换电池,但是,这种模式投入巨大。在电动车发展的早期,风险巨大。以美好空间公司为例:2011年,只有140辆“美好空间”电动汽车上路,多数车主还是本公司员工;2012年情况略有起色,企业和私人预订数量超过2000辆。但这一收益,与以色列全国成百上千个电桩、数十座电池更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投入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如果在中国也这么投入的话,成本会几何级数地放大,风险更是难以估量。所以,大家并不看好换电模式之外,政府也不敢轻举妄动,企业更是对此不做指望,更是开发出了可以在家里直接充电的模式,换电模式在中国基本上已经被否决,充电模式得默许和承认。

且不说换电时,几百公斤的电池包的拆卸麻烦而危险,会造成巨大的事故隐患。

另外,对于汽车公司来说,生产什么样的电池包,因车型而异,无法统一形式,而且国家也需要有相关的电池参数,不像充电模式,只需要统一接口参数就成。

更重要的是,换电模式需要至少1.5倍的电池数量,又是一个巨大的成本要消化。这多余的0.5倍电池成本由谁来承受?当然是通过车企转嫁到车主身上,面对本就价值很高的电动车,这一块成本,显然没有人愿意买单。是不是又得有专门的电池公司来招投标?这些电池公司是跟整车厂是配套关系,还是平行的关系?都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最后,就是车企自己的担心。本来中国的水电就被称为水电老虎,如果采用换电模式,岂不是又一种垄断形成?没有谁会喜欢这种结局。

所以,充电模式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承认。

如此看来,美好空间的破产,其实正好证明了充电模式的切实可行。人们应该对电动车公司抱以希望。大可不必听风就是雨。

其实就算是跟特斯拉相比,我们也更应该对自己的产业抱以信心。要知道,特斯拉除了没有自己的电池,而是采用6831块18650串联并联电池(69块并联成一个电池砖,99个电池砖串联成一个电池片,11个电池片,组合成一个电池包)用软件对其进行管理之外,美国政府对于特斯拉的支持也远远超过我国对企业的支持。每辆Model S售价10万美元,而联邦给予的补贴就有7500美元,有外电报道称,2013年将有1亿多美元的“碳税”从其他汽车厂商转移到特斯拉名下,去年特斯拉从政府获得的此项补贴为4050万美元。也就是说,特斯拉的赢利,跟美国政府的支持和补贴有着太大的关系。

相对于特斯拉和美好空间,国内企业在电动车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以比亚迪为例,一是有自己的电池技术,所用电池全系自己生产;二是E6已经上市好几年,在深圳出租车上有着长达两年的应用,稳定性足够;K9大客车也在包括纽约和伦敦在内的城市获得认同,三是采用充电模式,就算没有遍布的充电桩,在自己家里也方便完成充电。事实上,比亚迪一直推广的就是家庭充电模式。

风云再变,莫若坚定自己的信心。何不对自己的企业多些了解多些信心?在科学上面,中国人从来就不比谁要差点什么。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