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尔利6月5日公告,公司中标常州市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及综合处置(一期)项目,该项目的招标人为常州市城市管理局,维尔利负责该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工程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原则进行建设,一期工程处理食物残余200t/d,废弃动植物食用油脂40t/d,预计2014年投入试生产,总投资达到1.5亿元,预计该项目年实现销售收入1900万元;二期工程处理能力增至餐厨废弃物395t/d。项目特许期:25年(含建设期)。此项目的签订标志着公司实现在餐厨垃圾处理业务领域的突破,这是公司固废业务团队经过2年多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创新研发的结果。公司表示力争在2013年获得2-3个餐厨垃圾处理业务订单,以真正实现公司从单一的渗滤液处理业务向固废处理业务领域的产业链延伸。
6月6日又发公告,公司与城市建设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作为前期招标的第一名中标候选人签订宁海县环保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配套工程-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改造总承包(EPC)合同,合同金额3399.78万元。
就在上个月,5月2日公司刚刚签订《衢州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站项目合同书》,合同总价为2250万元。可见,公司近期合同中标明显提速。
渗滤液处理市场地位稳固
《“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指出,到2015年全国城镇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能力58万吨/日,其中填埋新增26万吨/日,焚烧新增32万吨/日。据测算渗滤液新增市场容量为127.7亿元左右,年均市场容量25.54亿元。此外,还将增加31.21亿元左右的运营市场容量。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是充分竞争的市场,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部分企业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下。“预处理+生物处理+膜处理”组合工艺受到国家推荐,此工艺将逐渐成为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主流技术路线。
公司作为垃圾渗滤液龙头企业,其承建的渗滤液处理工程的垃圾渗滤液总处理量及在全国大中型(日处理规模超过500吨)渗滤液处理工程市场占有率均为行业第一,在垃圾渗滤液领域具备明显的品牌、技术及市场优势。华泰证券认为,以公司10%的市场占有率来测算,公司年均渗滤液处理工程收入应能维持在2.5亿元以上。
2009年公司开始涉足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委托运营业务,根据国外经验,一个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后,渗滤液处理仍要继续运营10-20年。运营类业务能够形成的收费年限更长,对公司资金占有少,盈利能力更为稳定。目前公司已经先后获得11个委托运营业务,2009-2012年委托运营业务实现销售收入分别83万元、223万元、390万元、2314万元,复合增速超过200%,运营业务进入快速释放期,对公司业绩贡献逐渐增大,若按90%产能利用率测算,不考虑新增项目,就目前在手项目进入成熟期后,将实现7263.48万元的销售收入。
201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34.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0万元,同比增长42.45%,每股收益0.70元;其中,垃圾渗滤液运营业务收入为2314万元,同比增长493.6%。
外延式扩张步伐加速
公司在保持垃圾渗滤液领域的竞争优势外,布局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积极进入垃圾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工业危废处理以及污水处理等业务。去年12月出资2450万元,持有常州大维49%的股权,介入工业废弃物处理领域;今年2月,公司运用超募资金3000万元投资控股北京汇恒环保工程有限公司60%股权,以期借助北京汇恒这一平台,充分运用北京汇恒在工业污水处理、生活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等领域的工程经验和人才技术优势,使公司快速进入工业、市政水处理领域;5月30日,又签订了《股权转让意向书》,以6500万元受让湖南省仁和垃圾综合处理有限公司、湖南惠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及其投资经营的浏阳市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场业务。
以上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业务布局,延伸固废产业链、打开成长空间,保证公司长远发展。一季末,公司账上拥有货币资金 4.73 亿,充足的货币资金也为公司外延扩张提供足够支持。
随着2月颁布的我国首部《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出台,预计到“十二五”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公司必将受到政策惠及。机构投资者也显示出对公司的投资热情,今年一季报显示: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均为基金、社保、风投等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983.16万股,占流通股25.28%。
今后,公司将持续扩大垃圾渗滤液处理业务规模,加大公司的持续研发投入,在保持公司技术的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实现公司在新业务领域的突破,特别是向有机垃圾处理业务领域拓展,利用上市公司的优势进行投资或异地项目复制,实现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