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投厂之意不在“造车”在“圈地”?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88
核心提示:

今年5月中旬,某单位记者通过到宁夏石嘴山为期3天的实地调查意外发现,宣称投资267亿元的青年汽车石嘴山项目历时近3年,却仅有曼卡车项目已落成投产,而其4个生产车间竟然空无一人;乘用车项目动土两年多却仅完成钢结构建筑,被当地人戏称为“铁框框”;发动机、变速箱、铸件、汽车玻璃等项目就连石嘴山青年汽车员工都不知具体地址。

就在今年3月,贵州六盘水市工商联还在提案中点名批评青年汽车,“由于对招商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违约惩罚措施和退出机制,少数投资者缺乏诚信,只是利用园区优惠政策大搞‘圈地运动’或‘圈资源运动’”。

随后,庞青年本人接受了证券日报的采访,否认了“圈地”说,并指出“媒体报道的数据不真实”。

点 评:

关于汽车厂商投建新厂之举实为“圈地”或“圈煤”等的报道早已屡见不鲜,但是事实究竟怎样外界能弄清楚的真的不太多。不过,无风不起浪,在那些曾被媒体曝出以建厂之名“圈地”、“圈煤”的新闻中,多少应该有些还是真的。

商人逐利,无可厚非,可是如果是打着建设汽车厂的幌子,享受着地方政府各种优惠“无底线”的特殊待遇,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坐等其升值,甚至是从“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自然资源中攫取巨额利润的做法,就太无耻了!

在我国实体经济崛起乏力的当下,但求汽车厂商少为了短期获利的目的做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投资。不然,真的不要谈什么可持续发展了。

地方政府也请守好“底线”,尤其是正沐浴在“政策春风”中的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