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突破学会(BTI)编辑了某些环保主义者常问的核电方面的刁钻问题。最初在突破学会《能源与气候》专栏上发布的这些答案说明,如果我们对气候改变、缓解全球贫困是严肃的,我们需要大规模的核电。文章的作者面对美国公众,某些方面与我国执行的政策不同,但是有道理的。
真的需要核电来应对全球变暖吗?
防止地球因人类发射温室气体导致危险的变暖,需要我们在今后40年内、在预计全球能源需求加倍或三倍的同时,消减我们80%的碳发射量。这么做,就要求我们生产大量的零碳发射的能源。现在,我们知道这么做的唯一办法就是利用核电。
问题的实质是我们消耗的能源太多吗?
地球上大多数人实际需要消费更多的能源,而不是更少。能源消耗量与更健康、长寿和较高的生活水平高度相关联1。高能耗的社会才能把我们中的数十亿人从艰苦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全世界还有十亿以上的人根本用不上电。未来百年,要确保有丰富的能源给全球提供动力,才有希望释放数十亿以上人的创造潜力。但是,全球发展和全球变暖的基本数学关系是无情的。如果既要满足全球日益增长人口需要,同时又要使全球变暖受控,就需要既能产生大量能源而又不发射碳的技术。
为什么不需要控制人口增长?
有丰富、廉价的清洁能源方便使用是最好的人口增长战略。消耗更多的能源可使人们生活得更富裕、健康和长寿,进而降低人口增长率2。更富裕、经济上更安全无忧的人,孩子较少。这就是为什么倡导人类发展与环境可持续的领袖人物如比尔?盖茨3和杰弗里?萨克斯4强烈支持开发和部署核能的原因。
即使生产能源的污染最小,使用更多的能源会不会遭受更大、更具毁灭性的环境冲击?
廉价的清洁能源使我们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藉此可耕种较少的土地收获更多的食物,留下更多的天然荒野5。还可进行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不消耗地下水,也不向绚丽的江河排污。纤维和纸浆宁可再循环,也不砍伐原始森林。有丰富清洁能源的世界允许我们保护自然资源,使更多的生态遗传不受干扰。
高效节能不比多用能源更好吗?
我们的节能比几十年前好得多,更不用说几百年前了!即使再节能,仍然要不断地消耗更多的能源。这是因为节能使能源更便宜,而结果是发现更多利用能源的途径。几年前没有人听说过“云”(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二十年前没有人听说过“互联网”。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能力乘飞机环游世界。我们的家庭充满了50英寸的电视和各式各样的网络设备。我们把户外广告牌和摩天大楼变成了巨大的大型电子显示器的视频屏幕。高效率很好,我们要更加努力奋斗,但为满足全球经济发展的要求,仍然需要开发大量廉价和零碳发射的能源6,7。
可再生能源不能解决全球变暖吗?
可再生能源有许多进展,但仍然昂贵、断断续续而且很难按比例扩大8。电力公司仍然没有可用的大规模储存的技术,仅靠风能和太阳能不可能使现代化社会正常运转。某些地方像德国和丹麦,风能和太阳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做到这一点主要凭借历史上空前的、不可持续的补贴安排9,1011。此外,这种社会仍然不可抗拒地依赖化石能源:德国2012年70%的电力来自化石燃料12,相比之下,5%来自太阳能,7%来自风能。
太阳能和风能不是在快速增长吗?
风能和太阳能的装机容量从微小量起步,很容易达到高增长速率。而事实仍然是,2012年美国的太阳能发电只占0.18%,风电为3.5%13。这是过去三十年间500多美元可再生能源补贴之后的事。即使是德国,从2000年起,对太阳能板以高于市场价购进20年固定价合同14形式的承诺超过1300亿美元,而太阳能的年发电量也只有5%15。
核电不是也非常昂贵吗?
美国建成的核电是我们现有的、便宜的电源,甚至比煤电还便宜16。法国的电力80%来自核能,是西欧所有电价中最便宜的17。核电厂建成前花了许多钱,但能运行60-80年,生产的大量能源实际上没有燃料成本。从长远看,是价格便宜的能源18。
芬兰的奥尔基洛托(Olkiluoto)-3是典型的昂贵核电的代表,预算65亿美元,现已超预算、拖期六年。即使如此,最新的分析表明,这个受困电厂的发电成本仍然只有德国太阳能项目的四分之一。这是很好的技术对比,因为这个芬兰电厂是阿海珐公司的首个EPR设计,相当安全、更可靠,而且比现有的核电厂效率更高。预计法国在建的第二个这种EPR会更便宜。即使这样的极端案例,和另一种创新的无碳电源如太阳能光伏发电比较,还不算不合理的昂贵。
为了满足我们的气候目标,需要获得更便宜的核电。新一代先进核设计目前还在开发中,它们会更简单、安全,而且能模块化地建造并运到现场。所有这些特征使之有可能相当便宜。但是,这种强大而复杂的设施需要联邦政府帮助开发和商业化。
既然核电厂如此廉价,美国为何不再建了?
许多核电厂正在建设,只是美国不再建了。中国、印度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能源需求一直在快速增长,正在尽可能快地建造核电厂。在高能源消费人口构成的富裕国家,建设核电的前期费用很高,能源需求有多么快地增长也不确定,致使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对核电感到厌烦。但是,奥巴马总统最近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