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智能电网 现代能源社会的发展方向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79
核心提示:

6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院主办,环保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联合承办的大型环保论坛“绿色能源与我们的生活”在北京举行。北京市电力公司对本次论坛给予了大力支持。

环保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副司长邱江,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章少民,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晓,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北京市电力公司总工程师王少毅,北京市电力公司科技信通部主任王鹏,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循环经济与环境评估预测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beplay规则 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朱凌志,华北电力大学beplay规则 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崔翔,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研究所所长何金良参加了论坛。

与会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就我国能源发展的形势、挑战与转型,能源的发展方向和环境影响,新的输电技术的优势以及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及并网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周凤起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2012年我国的能源需求增速明显回落,能源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供需呈宽松平衡态势,能源结构有所优化,能源强度和能源效率也有所改进。但是,能源与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空气污染日趋复杂,室内空气污染显现,中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低,城市灰霾天凸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难度加大,能源资源约束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因此,能源发展必须向绿色低碳转型,必须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加强工业节能,实施建筑节能,推进交通节能,并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刘强博士指出,各种能源形式都不可避免地产生环境影响,能源是否绿色要从全生命周期来判定。绿色能源的关键取决于智能化与环境管理。刘强认为,智能电网作为现代能源社会的发展方向,必需与社区活动模式互相适应,才能实现节能和环境目标。因此,需要建立新型的社会系统,以实现电能、热能的最有效利用,这就是智能社区。智能式发展必须坚持八项原则:紧凑而方便的邻里社区;可选择多种方便的出行方式;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更为绿色、智能和廉价的建筑与基础设施;提供多种形式的住房;工作地点紧邻居住地点;惬意的本地社区生活模式;尊重个体意见。

针对光伏发电及并网问题,朱凌志发言指出,光伏发电的并网不存在技术问题。朱凌志说,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建立健全并网标准体系、加强电网输电能力建设,提升电网运维水平和智能化程度,可实现大规模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友好接入和全额消纳。

何金良教授指出,公众普遍对电力系统的电磁环境比较关注,随着我国电力的快速发展,在用电过程当中必然会产生由电场和磁场构成的电磁环境。何金良教授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指出,1979年以来大量的研究都没有证明生活环境的低频电场和磁场对于生物有直接的伤害,低频的磁场看来也不可能引发癌症。不排除流行病学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差和混淆因素影响。

崔翔教授认为,我国未来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电力需求巨大。大型电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逆向分布格局不会改变,输电距离越来越远,输电规模越来越大。综合技术与经济分析,架空线路仍是主要输电媒介,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将主要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以及跨大区联网输电。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