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对话今日开锣●欧美自贸谈判低调开局●中欧光伏谈判拉锯前行
中美战略对话、欧美自贸谈判、中欧光伏谈判,就在7月9日前后,世界最大三个经济体的三场谈判,不期而遇。
这也许不是刻意安排,但如此繁忙的谈判局面,本身就证明,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境遇下,寻找新的增长极,重新布局全球贸易格局的紧迫性。关键是这个经济新秩序,谁来定?怎么改?
从中、美、欧三方双边“转着圈”谈判方式来看,我们可以解读一些信息:中美欧三方合作是“咬合式”的,离了谁都不行,新的贸易格局不是某一国或两国能单独决定。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说,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已经导致了南北合作的式微。“美欧自由贸易区谈判对中国是一个警告。中国必须加入到新一轮的全球贸易谈判中,不能仅仅局限于金砖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合作,而是要加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贸易交往,发达国家手中拥有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所需的技术和经验。”
欧美自贸:
旨在重塑格局
当地时间7月8日,双方在华盛顿展开“唇枪舌剑”。“任何一个谈判都不容易。”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如此评价欧美自贸谈判开局。《国际金融报》记者从消息人士处了解到:“谈判将历时两年,双方在多个问题上存在分歧。”
华民看来:“短期来说,‘棱镜门’或许会影响欧美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长期看,双方都需要通过签订协议进一步扩大市场、提升自身经济增长。当然,他们之间肯定会有分歧,主要是产业上和经济结构上的问题,在体制上没有障碍。‘棱镜门’可能成为欧盟谈判的一个‘筹码’,但不会影响最终结果。”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给出了同样的观点。他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一直以来,西方经济体中对美国最不友好的就是法国,除了历史原因外,法国政府也希望借此获得在欧盟中更多的话语权,并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
“美国与欧盟在此刻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有多重考虑。”朱宁进一步分析,“最重要的一点,全球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各国为促进本国经济增长推出了一系列竞争性的货币贬值和贸易保护举措,致使全球贸易秩序‘紊乱’。美国和欧盟显然意识到了这种无序竞争不利于自身经济的复苏,必须恢复全球贸易秩序。”
华民则认为:“上个世纪以来,发达经济体开始与新兴经济体结盟,南北之间的合作甚至超越了南南和北北之间的合作。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发达经济体意识到必须加强与发达经济体的合作,共同对抗不断崛起的新兴经济体。”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的口号。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美国在制造成本上没有优势。朱宁指出,“展开与贸易伙伴的谈判为美国商品大量出口打下‘伏笔’,并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话语权。”华民也强调,“中国需要参与到世界产业链分工中,加快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
中欧光伏:
你退我让如大戏
中欧光伏战似乎出现新进展。昨日,德国媒体援引德国经济部的一位新闻发言人的话称,德国经济部长罗斯勒与中国商务部长高虎城已经达成一致,中国不会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征收进口关税。德国太阳能多晶硅巨擘瓦克化学因此大涨7.87%,收62.07欧元,创3个月以来新高。
昨日,瓦克公司给《国际金融报》记者发来声明表示,上述发言人透露的信息令人鼓舞,意味着有关中国与欧盟间太阳能产品有望友好解决。
不过,中国商务部方面还未给出明确回应。记者致电中国商务部新闻办求证,但其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况。但一位国内多晶硅企业的高管告诉记者,他向商务部负责调查此案的人求证,得到答案是“谣言”。
值得注意的是,对欧盟多晶硅提起双反调查是中国对欧盟的反制措施。而目前正值中欧光伏谈判的敏感时期,双方正在进行价格谈判。如果在8月5日之前无法达成协议,中国企业的反倾销税将提高至67.9%。
“目前尚不能确定上述消息的真实性,但也不无可能。”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表示,如果是真的,这并代表着中欧之间在相互作出让步。林伯强表示,不要对所谓的“让步”吃惊,因为双反策略本身就是你来我往的过程,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中国的让步肯定是建立在欧盟让步的基础上,最终让步多少,目前还不能判断。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何茂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如果事实如此,那么预示着中欧紧张的贸易关系有了进一步和解。“只要是有利于中欧之间和平解决贸易争端的方式都可以采取”。
记者注意到,目前中欧贸易关系紧张,除了光伏领域的争端之外,在电信、葡萄酒等领域也是战火纷飞。欧盟方面一直想对中国通信企业中兴和华为进行反倾销调查,而中国也已经对欧盟葡萄酒启动双反。
中美贸易:
市场开放成核心议题
7月9日凌晨,受美国国务院和美国财政部邀请,《国际金融报》记者参加美国针对当地时间7月10日到11日“第五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特约通气会。其中,在贸易(包括投资贸易)方面,美国推进中国市场开放,强调美国“为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