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台湾“两兆双星”产业之一的半导体产业,台湾一直以严格收紧政策为主,当觊觎内地庞大LED市场已久的国际巨头们纷纷抢滩时,两岸合作的大门似乎也终于打开了。
“列强已经加速对他们的洗牌,你的转身不够快,那么未来的方向就依旧是代工。受国际专*封锁,未来大陆终将陆续接过国际大厂的生产旗帜,芯片厂和封装厂陆续会变成代工厂。”有业内人士指出。
这不是危言耸听。
危机四伏
LED低价化态势在国际大厂的加入下正式成形,工研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IEK)分析师郭子菱表示,台厂面临国际大厂已在高功率LED组件市场卡位,而陆厂以低价抢单来势汹汹,台厂占全球产值比重近年来续下滑,而产品价格不断下滑,则导致台厂产值虽微幅成长,但营益率却持续下滑。
“到2014年,白炽灯70%都要禁止销售,目前市场机会非常大,但台湾企业成长速度不够快,不够大,主要原因是资金力量不够,以及核心技术没有实现突破,在自动化生产,工序优化方面也亟需提高,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抢占市场。”厦门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何开钧指出。
“目前台湾和大陆的LED产业是各做各的,相互之间低价竞争,互相厮杀,造成优势不能互补,商机流失殆尽。”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行销中心协理林依达先生讲到。
“台湾企业面临着不断被大陆照明市场边缘化的风险,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在大陆市场上不能有所作为,就意味在全球市场都将被彻底边缘化。”一位经历两地LED产业发展历程的人士表达了自己的忧虑。
亿光董事长叶寅夫指出,由于台湾LED下游产业与大陆重叠性高,若持续走代工的路,不是好的选择。他认为,如果台湾不建立品牌、只做代工,就无法与国际大厂竞争。
大陆虽然拥有庞大市场,但个厂家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发起粗犷的价格战,因此把整个行业推向混乱无序的局面,LED大厂毛利面临保卫战,小厂在没有规模经济下,更是面临淘汰赛。
台陆“暗斗”
中国LED产业内忧外患,两岸的经济关系也曾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对峙状态。
大陆:价格+政府扶助市占逼近台湾
“我们在打一个不公平的市场竞争战,大陆LED芯片厂家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以低价在抢食市场。”晶元光电董事长李秉杰无奈地表示,大陆竞争对手将LED芯片价格下调,台湾LED芯片厂家也被迫下调价格,最终导致公司业绩亏损,“其实大陆LED芯片厂家在LED芯片业绩上还是亏损的。”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整个LED芯片产业由于竞争激烈,出现了产能过剩危机,导致芯片价格下降,毛利率下降,从而使大多数LED芯片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国内少数LED芯片企业的业绩繁荣,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的补贴和订单。
台湾LED业者表示,这两年造成两岸LED产能过剩,间接让价格一崛不振的始作俑者,就是中国大陆浮滥的补助政策。
据了解,在中国国家政策主导下,在2012年中国成为全球拥有最多MOCVD机台的国家,中国LED芯片封装产值从2009年不过占全球的9%,2011年已窜升到12%。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中国前20大LED厂目前产品库存高达50亿人民币,其中芯片大厂三安就有9.7亿人民币。封装方面,随LED背光在液晶电视渗透率愈来愈高,大陆LED封装厂商在背光器件领域快速崛起,积极抢进,近两年,不断抢占台系、韩系封装厂在大陆LED背光器件的市场份额。且今年中国大陆厂更努力扩产,单月总产能将达10亿颗。
“过往公司采购的LED芯片主要来自台湾晶元光电和奇力光电,现在采用三安光电的芯片比重正在提升。”2012年11月20日,聚飞光电董秘殷敬煌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LED芯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正在加速提升,加大大陆本土LED芯片的采购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性价比。
据业内人士反映,大陆三安光电等LED芯片厂商正迅速缩小与台湾地区LED芯片厂商的产能与技术差距,特别是在LED背光和照明市场,多方与台湾地区LED芯片厂商已经展开正面的市场交锋。
“中国扩产速度很快,下半年又要实施新的补助办法,应该两、三年内就会追过台湾”,LED业内人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