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是LED的“乱”催生李兴华 还是李兴华搅乱了LED?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83
核心提示:

"据(广东)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省科学技术厅厅长李兴华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正在接受组织调查。"一条不足四十字的官方信息,对一个照明行业不亚于一枚"重磅炸弹"。对广东LED政策的"走向"又将惹来多大后遗症?对于李兴华这一事件,到底是LED的乱催生李兴华腐败,还是李兴华搅乱了LED呢?

“财政鸦片”造就了李兴华

事实上,LED行业的不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把财政补贴当作“精神鸦片”吸食,以及企业扎堆造成的产能过剩上。

首先,在各地政府产业升级的口号中,“初衷良好”的大量财政补贴投向了所谓的beplay规则 和新技术产业。公开报道显示,LED产业的三安光电和德豪润达这两家企业在2011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双双超过了100%,其中,政府补贴对于三安光电净利润的贡献率达到90%,德豪润达则为79%。

德豪润达2011年的营业利润为1.46亿元,而利润总额为4.52亿元。其中,约3亿元利润来自其子公司获得的政府补贴以及所得税减免。而三安光电2011年获得的财政补贴涉及总额高达18亿元。

根据审计署6月21日公布的“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中央财政2011年和2012年共安排本级和转移支付给18个省在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类三个款级科目上的资金818.83亿元。其中,高效照明产品推广获得18.76亿元。

与此同时,在光伏产业出现“寒冬”后,随着深圳一个与LED发展有关的规划的废弃,LED产业一度被认为是“下一个光伏产业”。“前三年行业利润可达20%~30%,但现在只有5~10个百分点。”广东中山一家LED产品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位负责人把利润下滑的原因归于LED产能过剩所导致的恶性竞争。他说,前几年,行业门槛进入太低,一个只要在企业有过一年研发经验的人员,就可以开一个公司。

他补充说,LED入门门槛如此之低,以至于他自己现在都搞不清楚什么是LED。“我只知道,我就是做灯的而已,就像做其他灯一样。”他说,与光伏一样,来自其他行业包括做袜子、生产单车的都进入这个行业。“钱来得太快”,就像他们这样一个在中山的中等企业,一年的营业额也有10个亿。

这位负责人表示,由于申请政府的扶持资金过程比较复杂,公司一直没有申请。“申请的条件,首先要看产能,我们的产能不够大。”他说,“但是尽管产能再大,如果没有过硬的政府关系是很难做到的,你要知道,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民企来说。”

一些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如果政府一味对LED进行扶持和补贴,将会导致这个行业步光伏的后尘。“光伏只是一些人在利用beplay规则 的概念来骗取政府的补贴。”中国某家光伏企业的内部员工对本报记者说。

甚至有业内人士预测称,2013年中国可能会有五分之一的LED照明企业倒闭。不少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与光伏一样,政府对LED过于慷慨的资金扶持,其后果往往是,造成大量产能的过剩,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行业之间势必产生恶性的竞争,这最终阻碍了技术的创新。

“中国的LED核心技术主要是在国外。”上述中山LED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说,“对于我们来说,最关键的不是技术的创新,而是如何把产能做大,越大越好。”

由于大家都把财政补贴看成是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了拿到补贴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而其中不乏走“歪门邪道”的。当走的人多了,就造就了现在的李兴华。

李兴华搅乱了LED

广东近年来积极出台扶持LED产业发展的政策,在“十二五”期间,广东省财政每年投入4.5亿元设立LED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2年5月发布的《广东省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显示,广东全省LED产业规模在“十二五”期末将达到5000亿元,其中提出,广东将率先在公共照明领域即道路、公共场所、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财政或国有资本投资建设的照明工程领域,全面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

这些政策无疑对LED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为获得政策青睐,LED企业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而其中不乏走“歪门邪道”的。

一位LED业内资深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有部分企业确实一门心思拿补助,毕竟能拿到的企业并不多。广东有超过6000家LED企业,大概只有2%~3%可以拿到补助,其中多为上司公司、国有企业。

为何补助都给大公司?这位LED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从政府角度来说,他希望强者愈强,而从行业本身来说,这种补贴是不会长期存在的,政府补贴对行业本身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有时候会影响市场发挥其正常的排毒机能。

“为了拿到项目,跟政府搞好关系,难免会出现一些腐败和走后门的现象。”这位业内资深人士说,有的政府官员并不专业,一项技术好不好也看不出来,很多时候就看企业的公关技巧了。

像这种行业乱象确实普遍存在,有的企业从某些特殊渠道获得这些政策补助的消息,甚至比资深从业者来得快。这样就导致有些能拿到补助的企业甚至是一些空壳,只是提供一些看上去专业可靠的文件资料,就可以去拿到这个款项。而实际上真正专注做这个行业的企业倒未必非常了解这些补助信息。

而一些企业因为觉得“内销十分复杂”,直到今年才开拓内销市场。即使做内销,他们也不愿意做政府项目,“因为想要这些项目会非常棘手,肯定会有一些潜规则,我们不太想直接跟政府打交道。”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