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球3D打印产业的销售收入规模已达22.04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8.6%,如果从1993年算起,年均复合增速为17.7%,最近两年同比增速升至25%的平台。
从2012年工业级3D打印机的地区市场份额看,美、欧占据了80%,亚洲只占5%;从截至2012年底工业级3D打印机的存量结构看,美、欧也是以81%的份额遥遥领先,中国、日本也只分别占据4%和3%。而从3DSystems中报披露的收入地区结构看,公司在美国的销售额同比增速正在逐步下调至40%以下,而亚洲的收入却一直保持60%的高速增长,欧洲最近的收入增速也在回升至33%左右。
由于3D打印诞生于美国,在美国发展20多年以后,第一波的尝鲜需求可能日益饱和,未来渗透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更高性打印设备和耗材对3D打印应用边界的拓展,以及与云制造相关的商业模式的再创新。但亚太地区市场规模正处于从无到有的扩张阶段,未来有望保持60%以上的高速增长;同时,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具有极强工业基础的欧洲也有望成为美国之外的另一重要增长极。
随着国内各地方政府掀起上项目、建产业园的热潮,3D打印设备很可能变成红海,相关企业在政府扶持下会迎来从无到有的快速扩张,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未来更具机遇的可能是为3D打印设备提供关键零部件的、具有技术壁垒的企业,比如在激光发生器、三维建模、激光熔覆等关键技术上有优势的大族激光。
3D打印设备未来三年市场100亿
据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预测,未来三年我国3D打印机的市场规模将扩大到100亿元。一位市场人士对本社表示,国外进口设备价格可能高达50-60万欧元,而部分国产设备价格已经下探到100万元左右。但上述市场人士同时指出,“我们代理过国产的设备,(同进口设备比较)精度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目前国内中小型制造商也已经掌握相关技术,产品价格已经下探至万元以下。而上市公司中,海源机械及金运激光主要投入集中在使用FDM为基础技术的3D打印机生产方面。
由于FDM使用材料限制,其应用领域并不是非常广泛且由于技术细节已经可以被廉价快速复制,市场上产品种类极多,竞争也很激烈,多家公司在此领域投入主要是为了先占领一定市场。
光韵达一直低调地在激光应用技术方面进行多层次的研究,对3D打印技术生产制程、工艺研究、设备参数等都有了深入的了解,目前已掌握了相关关键技术,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3D打印的产业化
光韵达的研究报告称,3D打印完美演绎颠覆的力量,具备彻底颠覆传统制造方式的能力。目前已在工业产业化中得到应用,随成本、材料、技术解决,规模将从现有的几十亿美金爆发式带来万亿、十万亿乃至全打印市场规模。而最近一次催化剂将是14年2月激光烧结专*到期,引领成本革命。3D打印产业链中,中国企业有望凭借地缘优势取得应用市场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