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未来2-3年我国微电网仍将处于试点阶段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82
核心提示:

2013年6月28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承担的国家标准“微电网接入配电网系统调试及验收规范”启动会在广州召开。随着配电网投资不断提升,微电网逐步成为市场关注的新热点。而微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涉及多个行业、部门,为保证接入配电网的性能和质量,尤其需要统一标准,这在提高微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效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概念界定


微电网(micro-grid或microgrid),也译为微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


二、微电网发展概况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微电网技术进展及前景预测分析报告》研究显示,我国微电网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试点项目为主。主要以国内大型能源和电网企业参与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如,国家电网已陆续做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营业厅微网示范工程、北京左安门智能公寓、河南财专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微网运行控制试点工程、玉树州“金太阳”水光互补微网发电工程和张北风光储科技示范项目等微电网项目;新奥集团也建设了河北廊坊未来能源生态城微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等。由于当前投资成本高且无合适的商业模式,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未来2-3年微电网将仍处于试点阶段。


三、微电网优势分析


◆ 提高电网供电安全可靠性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大、全国电网系统互联性的不断增加,以及电力消费多元化等因素影响,我国电力系统面临越来越高的安全和可靠性压力。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微电网是缓解目前电网压力的有效措施,主要是由于微电网具有对大电网削峰填谷的作用,能提升大电网的安全稳定性。


◆ 提高电力利用效率


微电网可以有效识别终端用户的用电需求和网内电力供应,通过对电力信息的智能分析,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浪费,同时网内分布式电源离终端用户非常近,不需要经过长距离高压输送线路,线损低。从而,达到提高电力利用效率的目的。


四、微电网发展瓶颈分析


◆ 政策、技术瓶颈


我国的微电网技术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够成熟,涉及的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在微电网中的应用水平不高,且我国尚无统一、规范的微电网体系技术标准和规范,尤其对微电网接入、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设备制造等环节,都缺乏相应的国家层面的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