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分析:LED技术环境机遇挑战并存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20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80
核心提示:

2013年LED产业技术飞速发展,突出表现在各环节成本降低,产品效率提升,为终端市场开启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国际LED领域专*交叉授权愈演愈烈,国际技术更新步伐加快,国际标准愈加严格,企业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1、免封装芯片、中功率LED兴起

免封装芯片技术和中功率LED应用都有利于降低整体成本。2013年,芯片厂商如晶电、璨圆、台积固态照明、TOSHIBA、飞利浦、CREE等都积极投入免封装芯片开发。此外,中功率LED产品在照明领域兴起。日本日亚、韩国首尔半导体和大陆厂商不断推出中功率LED产品。相较大功率LED,中功率产品具有较小的电功率和较高的出光效率,单位时间散热量更少。

2、创意应用层出不穷

LED产品创新应用方兴未艾,本季度可穿戴电子成为技术亮点。新上市的LED指环、OLED智能手表(GalaxyGear)、LED衣饰、google眼镜等,充分发挥LED及OLED器件体积小、可靠性高、易于与其他电子设备集成等优点,将时尚、科技创意相结合,成功拓宽LED应用领域,或将成为LED未来重要细分市场之一。

3、专*战、新能效标准提高技术壁垒

随着我国LED产品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竞争,所面临的技术壁垒、技术风险越来越多,专*领域、技术标准等方面均有表现。

近期,亿光与日亚就荧光粉专*在多个国家打起了专*大战,而同期欧司朗与电子制造商夏普签订了专*交叉许可协议,通过交叉授权,CREE、日亚、丰田合成、飞利浦、欧司朗等国际巨头形成坚实的专*网络,成为悬在我国LED企业头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为避免上述风险,各方积极应对。如半导体照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就牵头国内企业组建“专*池”、而东莞企业则共同成立专门专*联盟,对新机制进行尝试。同时,国内企业加强技术开发,积极参与专*话语权争夺。截至2013年7月,国内共申请LED相关专*8万件,其中发明专*占44%,实用新型占48%,而且我国专*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其中应用环节专*占65%,封装环节占25%,在二次光学设计、应用灯具结构等方面表现突出。

另一方面,欧盟新能效标准的实施提高了我国企业出口欧洲的贸易壁垒。2013年9月1日实施的《EU874-2012》,提高了出口欧盟LED产品能效等级。新标准体系中,出口能效标签新标签比旧标签等级中少了F、G两级,多了A+、A++两级,并且提出年度能量消耗量。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未来需要更加注重提高产品的出光效率和降低产品的能耗。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推荐文章
最新更新
点击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