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日前召开的“2013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强调,今年我国科技领域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十项重点工作。在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方面,要根据新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趋势与要求,做好滚动调整,加快推进新增重大专项实施方案论证工作。
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
对于科技事业发展来说,2012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全社会R&D(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有望突破万亿元,占GDP比重可达2.0%,其中,企业R&D支出占74%以上;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320万人年;发明专*授权量预计达21.7万件,比上年增长26.2%;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超过6000亿元;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0万亿元。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国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8年的48.8%上升到2011年的51.7%,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综观当前科技事业发展的国内外形势,万钢认为,我国科技工作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具体来看,按照党中央部署,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要牢牢把握新时期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科技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环境看,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其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研体制与创新模式加速变革;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需求,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十分迫切。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国科技改革发展仍然存在如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如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如何加强创新政策落实,如何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管理等问题和难点。”万钢强调,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因此必须坚定信心,更具胆识和智慧,切实把握和用好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释放科技体制改革红利,不断开创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
前瞻部署战略高技术
按部署,科技部2013年将推进完成以下十项重点任务: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央6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二是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三是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加强战略高技术的前瞻部署,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五是加强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和产业化,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六是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七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八是加强科技惠民,促进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九是加强基层科技工作,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十是深化科技开放合作,提升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具体来看,在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方面,要加快核心技术突破与应用,确保形成战略成果。着力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和产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发挥重大专项的支撑和牵引作用,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切实推动成果转化。要修订完善重大专项管理规定和资金管理办法,建设符合创新规律的重大专项组织实施长效机制,以综合平衡、监督评估、验收抽查为抓手,强化专项实施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重大专项考核与问责制度体系。要根据新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趋势与要求,做好滚动调整,加快推进新增重大专项实施方案论证工作。
在战略技术的前瞻部署上,要面向世界前沿科技和国家长远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加大对代表国际发展方向,对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战略高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beplay规则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的研究部署,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着力攻克深空、深海、深地等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不断拓展我国发展的战略空间。
要加强技术预测和前瞻研究,提高战略高技术发展的预见性。加强技术研判和评估,把握世界高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鼓励开展前沿探索。对于方向明确、带动性强的战略高技术,要集中优势资源加快突破,赢得未来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要持续稳定支持基础研究。把握科技发展规律和前沿趋势,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对交叉学科的支持,强化对海洋科学、空间科学、量子通信、合成生物学、中微子实验等重要科学前沿的部署。组织推动硅基石墨烯材料、冰冻圈变化等研究。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对页岩气成藏机理,PM2.5源头控制,恶性肿瘤发生机制等重要科学问题加强部署。
要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继续完善现有各类创新基地建设布局,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各类创新基地按照功能要求良性发展。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加强企业重点实验室建设。结合区域特色和优势资源,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的开放共享。
在重大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方面,要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大力发展低碳技术,研究发布国家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及推广目录,推广低温低电压铝电解、低碳水泥等节能减排新技术,推动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现代服务业科技行动,改造提升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数字生活、数字医疗等新兴服务业,推进研发咨询、工业设计、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示范城市、园区、企业和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