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看经济数据,可能很难认同关于美国制造业复苏的判断。但从零零星星传来的消息中,我们还是或多或少可以感受到一些复苏的气息:如不久前,苹果公司宣布将投资1亿美元在美国本土生产Mac电脑。海外媒体认为,并不能将此简单地理解为苹果的一次政治“作秀”。
美国知名咨询公司埃森哲研究部门高级经理保罗·比亚杰与战略业务部合伙人拉里·奥格尔斯比,分别常驻美国休斯敦与亚特兰大,他们正近距离观察着这场变化。他们发现:这一轮美国制造业复苏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机器人技术的使用、廉价的能源、产品制造和技术研发变得相互依赖的产业趋势等,正成为这场变化的推手。
美国制造业之于全球,正如上海制造业之于全国。考察美国制造业复苏的原因,或许对上海制造业下一步发展有所启示。
未来5年美国制造业资金流向
机器人技术的使用
很多人认为,随着中国与印度等传统制造产业承接地的人力成本的上升,制造业将从中印向美国“回流”。埃森哲发现:即便近年中印人力成本上升很快,但与美国相比仍有着极其明显的优势:如2010年,美国每小时平均工资接近26美元,而中国仅为1.8美元,印度2.7美元。不过未来5年,美国人力成本年增长率不会超过0.5%,而预计中国与印度人力成本年增长率分别在8.3%与2.4%,美国与中印人力成本的差距将逐渐减少。
但埃森哲认为,人力成本并不是美国制造业复苏的全部因素,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大量应用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在过去10年,美国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很多产业,生产力增长率持续超过工资增长率,使其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制造业领域,生产力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缘于自动化的推动。”保罗·比亚杰说。
在成本上,美国的机器人工人比发展中国家的人力工人更具成本优势。以一台中小型机器人为例,其在美国的运行成本大约是每小时15美分,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工每小时的劳动报酬约为1.8美元到3.9美元。而且机器人成本回收很快,如在简单的电子元件组装操作中,一台机器人可顶替“三班倒”的9名全职员工,投资回收期预计仅需两年。“使用机器人的经济可行性,使得部分海外制造业重回美国本土。”保罗·比亚杰说。
产品制造和技术研发变得相互依赖
如今商业领域出现一种新趋势:商业周期更迭迅速而分散,延伸至世界各地的生产过程可能在半途因产品过剩而被阻塞——那些高度受消费者情绪影响的产业尤其如此。以汽车领域为例,即使汽油价格相对上涨一点点,也会彻底改变消费者的购车行为。这时再运往销售地运送高耗油、运动型多功能汽车,显然是不明智的。
今年9月以来,美国媒体就在高呼“美国汽车制造业走出低谷”,并认为“今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最新预测显示,美国今年全年汽车销量将达到1490万辆。尽管与2000年至2007年美国汽车大繁荣时期的年平均汽车销量1680万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已为2008年雷曼兄弟宣布倒闭以来的最高值。美国汽车产能的持续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国生产商扩大了在美国的生产计划。最典型的例子是,2011年,大众汽车美国公司在田纳西州的查塔奴加建起了一座耗资10亿美元的汽车组装厂,年产车辆达15万台。
在销售地建厂使产品开发与生产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助企业更深入地了解客户需求,根据产品销售效果及时作出生产调整。想清楚这个道理的还有来自汽车行业之外的美国制造业企业——NEUTEX先进能源公司是一家LED光源生产企业,于2011年把中国的生产线转移到休斯敦;玛斯特锁具公司20世纪90年代曾把大约1000个工作岗位转移到国外,但现在已慢慢开始把这些工作岗位重新安排到美国;NCR公司也紧跟在销售地建立工厂的时代热潮,将其服务于美国的自动取款机生产线从中国、印度、巴西和匈牙利迁至哥伦布市的新厂。埃森哲调查显示,受访的美国制造业经理人有约61%表示,正在考虑将制造产能迁回美国,以便更好地匹配供应地和需求地。
廉价天然气
在美国,制造业所消耗能源占终端能源总消耗量的近三分之一,而对能源有着最大需求的行业往往是化工产品生产企业与造纸等基础制造业。因此,能源价格的高低也是美国制造企业回归本土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天然气价格方面,与巴西、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美国有着明显优势。天然气不像石油和煤炭等能源容易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其价格更具地域性。由于近年美国对非传统资源(如页岩气)加大开采力度,使得自从2009年开始天然气价格大幅走低。如2011年,印度天然气价格 (收取碳税后)比美国高出大约85%;巴西和中国的天然气价格分别高出美国大约50%和40%。
过去几年,其他能源资源价格都在不断上涨:国际石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在美国、中国等很多国家,煤炭价格也一路走高。所以,低廉的天然气成为美国制造业企业大量采用的能源。目前,天然气在美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24%至30%。中国与印度则主要利用煤炭和石油来满足能源需求,天然气在其能源使用总量中分别仅占7%和3%,而巴西则大量依赖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约占其能源消费总量的40%。
其他优势
除了市场即时性、工资和能源因素之外,保罗·比亚杰与拉里·奥格尔斯比认为,美国本土还有其他一些能吸引美国制造业回归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