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扬州市重大项目引进工作便紧锣密鼓展开了。不过,引进什么项目、什么项目产能过剩、什么项目又是该市的薄弱环节,急需引进?这些都需做到心中有数。
记者获悉,扬州市科技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基本产业进行了摸排,梳理出了10条产业规模相对较大、产业各环节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下一步,将重点扶持这10条产业链。
为什么要梳理产业链?
引进重大项目时,做到心中有谱
何为产业链?市科技局高新处钱东处长解释说,一座工厂形成不了产业,更形成不了产业链;只有与该企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聚到一起,才能形成产业链。
为何要梳理产业链呢?钱东说,梳理产业链,主要是考虑引进重大项目时做到“心中有谱”。“如果对基本产业心中没数,就不可能知道哪些产业产能已过剩,而哪些产业又存在着不足。”他表示,如果不对基本产业描绘“一张蓝图”,就有可能引进那些已经产能过剩的项目,而忽视了急需发展的弱项。
因此,科技局此次梳理出重要的十条产业链,目的在于为引进重大项目作参考,也为扬州市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梳理出哪10条产业链?
涵盖汽车、金属板材加工等领域
据了解,扬州市科技局梳理出的这10条重点的产业链分别是:汽车、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建材机械、电线电缆、光伏、新光源(半导体LED照明)、智能电网、电子信息、分布式储能系统和beplay体育注册登录 。
据钱东介绍,之所以梳理出这10条产业链,是因为这些产业的规模相对较大、产业各环节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以新光源(半导体LED照明)为例,目前扬州市已经形成上游的外延片、芯片制造,中游的封装,下游的灯具厂应用的完整产业链。2012年,这10条产业链形成产值约202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5%。
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根据调研结果,“填平增粗”
钱东介绍,下一步,扬州市将针对这10条产业链,通过多种方式,对相关企业实际发展状态进行调研,寻找产业链薄弱环节,明确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简而言之,我们会根据调研结果,建议政府在哪些产业上需要加大投入,哪些产业还需发展壮大,使扬州市产业链健康发展。”他说,计划以现有产业链为基础,通过鼓励技术创新、人才创业、推动产学研合作、新技术成果转化等方式,加速创新资源整合,将现有产业链“填平增粗”。
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光伏发电固定上网电价(又称标杆电价)的出台,也预示着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由起步阶段走向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恰逢其时
随着近年来国内一批地面光伏电站示范项目、招标项目的建设投产,国内光伏组件制造商、光伏电站开发商、电网企业都对发展光伏发电积累了一定经验。政府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出台,将成为启动国内市场的按钮。
从光伏电池/组件制造商来看,一方面,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足以支撑国内市场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业发展十分迅猛,光伏电池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在国际市场也占有重要份额。截至201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已达到800万千瓦,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国内光伏电池/组件制造能力完全可以支撑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光伏电池/组件价格的下降也为国内市场的开启创造了条件。今年以来,欧洲一些国家纷纷出台了削减太阳能光伏补贴的政策,导致国际光伏电池/组件市场需求不旺,价格快速下降,库存增加,为开启国内市场创造了机遇。目前光伏组件价格已降至9元/瓦,光伏发电成本降至18元/瓦。
从开发商来看,我国从2009年开始启动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建设,通过特许权招标和金太阳工程等方式加快市场发展。2009年3月,国家启动了第一轮,即甘肃敦煌1万千瓦光伏电站项目的特许权招标;2010年8月,国家启动了13个、共28万千瓦的光伏电站项目的特许权招标,两轮特许权招标中标价格远远低于市场预期,表明开发商抢占光伏发电市场的积极意愿和对未来光伏发电的信心。通过特许权项目,国内目前在建的光伏发电站规模已超过100万千瓦。
从电网企业来看,为了适应地面光伏电站并网的需要,电网企业加快了光伏发电并网相关管理规范和程序的制定。国家电网公司在光伏并网原国标《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已过有效期、新国标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先后出台了《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和《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等电源接入系统管理意见》,为光伏电站并网提供指导。
从国家政策来看,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纳入七大重点产业之一的beplay规则 产业;201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首次将beplay规则 作为单独门类列入指导目录的鼓励类,太阳能光伏发电位列其中;6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多晶硅行业准入申请报告》的通知”,也为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启动准备了条件。7月,作为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关键的上网电价政策的出台,则正式拉开了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序幕。
价格优势倾向西部
不同时段电价差异能反映出国家近期积极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态度。一方面,新出台的上网电价高于特许权招标电价,反映出国家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决心和意愿。2010年的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电价均低于1元/千瓦时,中标最低价仅为0.73元/千瓦时,而本次出台的上网电价分别为1.15元/千瓦时和1.00元/千瓦时。另一方面,根据投产时间的不同核定不同的上网电价,表明国家加快启动国内市场的要求。根据《通知》精神,对于2011年7月1日以前核准建设、尚未核定价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项目,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1.15元/千瓦时(含税);之后除西藏仍执行1.15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1元/千瓦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