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发改委推半导体产业规划引爆LED概念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9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94
核心提示:

昨日(2月18日),环保概念股成为蛇年首个交易日一道靓丽风景,其中又以LED概念股独领风骚,勤上光电、士兰微、雷曼光电均放量涨停。

注意到,2月17日,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 《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以下简称《产业规划》),这被业内人士认为对LED概念股构成利好。

产业规划引爆LED概念

昨日 (2月18日),LED概念股从近期火热的环保板块中脱颖而出,早盘勤上光电、士兰微、雷曼光电股价均逆市大幅上扬,并接连封于涨停板。此外,如阳光照明、长方照明、远方光电、花灿光电等个股涨幅均在6%以上。

“今天看到公司股价大幅上涨,简单了解了一下,肯定是因为新出的产业规划”,勤上光电董秘韦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的整个业务和规划与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是相匹配的,新规划出台对公司有着直接利好。

2月17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住建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产业规划》,该规划明确表示,要将节能灯等传统高效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在70%左右,LED功能性照明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此外,LED液晶背光源、景观照明市场占有率分别达70%和80%以上。

《产业规划》明确规定,LED芯片国产化率将达到80%以上,其中大型MOCVD装备、关键原材料实现国产化,检测设备国产化率达70%以上。

规划务实下调产业规模

业内人士认为,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相关部委接连出台了诸如《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发展意见》、《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政策,此外诸如广东等地方政府对于LED行业也在政策上多有扶持。

对于此次《产业规划》出台,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产业规划》与前期政策导向一脉相承,政策支持高效照明态度明确,LED照明有望迎来飞速发展。

韦莉表示,“过去几年,从国家到地方,在政策上对LED照明产业的支持就没有变过,这一次产业规划的发布由六部委完成相较于去年三部委发布的相关规划,更是凸显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产业规划》与2012年科技部发布的《半导体照明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相比,在LED照明行业发展规模上有所调低。其中,产业规模由5000亿元下调为4500亿元,提出培育20家~30家龙头企业,较之前的计划减少了10家~15家。

好的战略战术能使企业摆脱困境,起死回生,制胜千里。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在螺旋中曲折前行的电线电缆企业敲响了警钟——不从思维上转变观念,不从营销层面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企业很难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有濒临破产倒闭的危险。

一、电线电缆行业面临重重压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类电线电缆生产企业达7000余家,行业生产规模无序扩大,设备利用率不足一半,企业利润下滑,众多企业保本或微利经营。

此外,铜、铝等原材料价格的巨幅波动是造成电线电缆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动因。

据了解,原材料价格每上涨5%,相对利润就减少4%。因此,2007年开始至2008年上半年随着线缆行业原材料价格的持续走高,企业大量购进了铜铝等原材。但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大宗商品和有色金属价格一路走低,加之出口的影响,使企业高位套保的原材料短时间内很难消化,企业资金链非常吃紧。

同时,线缆行业假冒伪劣现象十分严重,劣质电线电缆充斥着浑浊的市场,非标产品也屡禁不绝。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低价竞争愈演愈烈、缺乏品牌领导力、粗放式的营销管理模式等问题都是不争的事实。

在选择线缆产品及签订合同时,都设置层层门槛,让线缆企业陷入不能自拔的漩涡。据业内人士透露,一般而言线缆行业的供销合同存在三方面不利于线缆企业方的弊病:一是签订的合同,由于种种原因(如金融危机取消订单,合同终止),未能执行,导致电线电缆企业货源大量积压,造成巨额亏损。二是线缆供销合同,多采用“闭口合同”,这种合同,需求方不承担任何原材料涨价的风险。(由于生产上的特点,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从投标、中标,到组织原料、生产和交货,周期大致为1~2个月到24个月不等。由于时间太长,期间材料的价格风险是任何企业都无法承受的。)三是付款方式不合理,目前国内仍普遍采用“1—8—1”的付款方式,甚至还有采用“1—4—4—1”的,这给线缆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增加了额外的难度。

合同不平等、付款方式不合理,再加上原材料波动幅度太大,导致原本技术含量要求不高,“料重工轻”的低附加值的线缆企业不堪重负,流动资金大大缩水,企业财务状况陷入僵局。

这时,很多企业把工作重心转到营销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