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1-80392549

柳市电器文化节的下一站在哪里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发布日期:2014-10-19 来源:[标签:出处] 作者:[标签:作者] 浏览次数: 99
核心提示:

2月18日,第13届中国电器文化节在柳市七里港落幕。根据电器文化节组委会统计,13年来,电器文化节累计参展企业6200多家,共设17300多个展位,观展人数达200万余人次。
  今年虽然在参观人数上较去年少了20%,但近20万的人流量依然足够说明中国电器文化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然,中国电器文化节在展馆建设、配套设施、品牌效应、文化附加等方面,迫切需要深化拓展。

一个产业 一个平台

在电器文化节13年的历程中,曾经因为举办地点不在柳市而稍显冷清,去年重回柳市并且再度实现“展位多、买家多、订单多”的“三多”辉煌,足以说明柳市才是“电器文化”的根基所在。

其实,如今在业内声名远扬的中国电器文化节,当初只源于一种地方需求:活跃在全国各地的10万电器营销大军支撑起了柳市的电器产业,每逢过年,这些走南闯北的销售人员都借着回家探亲的机会,顺便寻找一些新产品的进货渠道。

对于乐清数千家电器企业来说,谁都不愿错过10多万在外乐清人的营销网络资源。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每年春节期间,柳市所有的大型电器企业都自发地以单个企业为单位开会布展,而一些小企业则派员在柳市电器城旁的道路上拿着资料沿街发放。在柳市新市街通往电器城的路上,挤满了收发宣传资料的人,热闹场面犹如老北京的庙会。

中国电器文化节的诞生已水到渠成。2001年正月初五至初七,首届中国电器文化节暨乐清新世纪投资贸易洽谈会如期举行。

“当时条件比较艰苦,只在街道两旁搭建起临时展棚,而且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全凭着一腔热情。展会规模还不小,密密麻麻的摊位一眼望不到边。为了确保展会安全,我们管理人员整天不停地在展会中走动,一天下来,脚都走肿了。”时任柳市镇镇长的乐清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银巧说起以前,仍是如数家珍。

“当时去报名参加时,组委会说没有摊位了,后来通过熟人才‘抢’得一个摊位,本来安排三天的1万份资料,一天内就发放一空,当时来洽谈业务寻找合作的人还真多。”浙江松田电气有限公司的黄建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一年一度的电器文化节针对的最主要对象,是回乡的十多万在外创业或营销的乐清人。”第一届参展商基本都是柳市当地的企业,不难看出,当时的中国电器文化节,尚属一个地域范围内的交流。

这种情况在第二届时发生了发生了改变,这一年,柳市获得“中国电器之都”荣誉称号,参展的外地企业有42家,境外企业有18家。

中国电器文化节开始向更广泛的范围拓展,影响力已不仅辐射柳市当地及周边区域,世界各地的电器企业,都注意到了柳市这座中国江南小镇的经济魅力。
  伴随着中国电器文化节的成长,其作用开始日益显现。展会的主要功能就在于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而中国电器文化节应该算得上国内专业观众最多的展会之一,因为其日期与地点的特殊性,参展者基本都是业内人士,几乎每个人都是有备而来,这种影响力不是一般展会所能比拟的。

据统计,每届中国电器文化节的参展商与专业观众都在20来万人次左右,如此庞大的信息流量让企业难以割舍。

2002年“中国电器之都”花落柳市,2009年“中国低压电器出口基地”落户乐清,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道,这两顶桂冠的取得与中国电器文化节的举办不无关系。

一个场馆 一种尴尬

“中国电器文化节举办了13届,我们企业参加了13次。今年的效果很一般,我们带来2000多份资料仅发了1000多份。”

翁垟某企业的张先生对这个已举办13届的电器文化节表示了担忧,“现在电器文化节有点像鸡肋,不参加吧,好象缺点什么;参加吧,效果不明显。其实现在好多企业都在转型升级,电器文化节更应该转型升级。”

举办了13届的中国电器文化节,缺乏专业展馆,是电器文化节的尴尬,也是电器行业所有有识之士的隐痛。

而张先生说的转型升级不仅仅在于建一个专业的展馆,更担心客户档次降低。“表面上,每年来参展的客商还有一个固定的量,参加的企业也多,但悄然发生变化的是大企业不愿再光顾电器文化节,客商数量、质量与往年比也有差距。”

由于没有固定的展览馆,每年展会都要搭临时展棚,投入经费很大,约占总收入的35%左右,而且浪费巨大。因为用电用水要临时接入,用电安全和消防等方面的责任很重。

让张先生难受的是,今年的场馆因临时租用某村的地块,布展时,村里的少数人要张先生的企业交搬运费。“所谓搬运费就是保护费,虽然几百元不多,我们可以承受,也见惯不怪,但是来自全国其他地方的客商对此如何感想?明年还敢来参展吗?”

创奇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做外贸业务,几乎每年都参加广交会,而参加中国电器文化节才是第二次。为此,该企业特别做了一个巨大的智能断路器模型亮相展位前,吸引了客商眼球。

“与广交会相比有一定的距离,广交会正规多了。”公司市场部经理廖先生说,“广交会不但对入场企业设置门槛,年销售量3000万元为准入条件,来参观广交会的人都需要买门票进入,真正有需求的人才会进去,这样展会更有针对性。”

工博士工业品商城声明: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商城( www.m.eepottsltd.com)联系,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联系电话:021-31666777
新闻、技术文章投稿QQ:3267146135 投稿邮箱:syy@m.eepottsltd.com
Baidu
map